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并提高报销比例 会对医保造成负担吗?

文 / 健康界
2019-09-18 12:06

作者:基层医改思考者徐毓才

作者 / 徐毓才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并提高报销比例,会不会增加医保基金的负担?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不设起付线,封顶线由各地自行设定。对已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的患者,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推动国产降压、降糖药降价提质。加快推进集中招标采购,扩大采购范围,降低购药成本,推行长处方制度,多措并举减轻患者负担。

实际上,半年前“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6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也将此项工作列入。

那么这一政策的落地会对医保等各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药企

生产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药品的企业治疗两病的药品产量可能会有所增长,但预测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随着纳入医保报销,用量小幅上涨是必然的,但在降价的大背景下销售额的增加也许是有限的。

对患者

利好的成分多。但说利好不仅仅是纳入医保,提高报销比例,用药负担减轻,而是由于纳入医保报销并提高报销比例,有可能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用药的依从性,进而提高两病的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缓发生时间。

对医院

对于二级及以上医院,也许两大疾病患者的住院会减少,一方面门诊用药可报销了,一些轻症病人就不一定再选择住院了,二是用药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但对于基层,如果对于两大慢性病用药能够放开,确保医保目录内药品应有尽有,门诊病人可能会增加,如果再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项目做好一点做实一点儿,也许积极意义非同一般。

对于医保

这是大家关注 最多 的。一般人认为,将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并提高报销比例,由于两大慢病人口基数大(初步估计有3亿)、用药个性化强,在减轻了患者负担的同时,可能会大幅度增加医保基金的负担,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不但不会增加医保基金负担,如果做得好管得有效的话,还可能会减少医保费用支出,理由是:①开通了门诊,减少了不必要的住院,也就减少了“浪费”;②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进而极大地节省医保基金支出。因此,主流媒体在报道此次会议时说:有利于强化预防、减少大病发病率,有利于医保基金可持续就是这个道理。

几点建议

面对这一政策变化,医保管理部门要借机发挥医保调控三医联动的职责,管理的着力点要放在用药目录管理和用药的合理性方面。 建议医保管理部门 ① 严格落实好 纳入医保报销的是 “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的政策规定,加强 药品目录管理; ②试行两大慢病治疗“医师准入制度”,在二级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两种慢病治疗实行专科医师授权管理,避免非专业医师乱用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浪费和病情控制不佳。③积极推行长处方,放开基层医疗机构慢病用药,借此机会加快促进慢病防、治、康、养、管、护一条龙服务体系,尝试互联网医疗服务,节省医保和患者医疗成本。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