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高血压

不久前去乡镇卫生院义诊,老老少少来了很多人,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健康人”。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人做个简单的体检测个血压,结果大于三分之一的“健康人”血压大于140/90mmHg。再询问是否知道自己的血压,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知道。当然这部分人群不除外有些人是“白大衣高血压”。因此嘱咐他们回家非同日多次自测血压,以确定是否存在真正的高血压。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存在“三高”和“三低”的特点。“三高”指的是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到底有多高?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 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高血压患病人数为2.7亿。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成人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病,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人群。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为什么说高血压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在早期并没有什么不适,但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衰、肾衰等疾病。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其中2/3致死或者致残;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衰、肾衰,不仅需要支付大量的医疗费用,同时会让患者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三低”指的是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数据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 51.5%,也就是说我国近2.7亿高血压人群中只有一半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为数众多的高血压患者并不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此外,我国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为 46.1%,控制率仅为 16.9%,这说明即便是知晓自己患有高血压并接受了药物治疗,仍有超过八成的患者血压未能达标。而美国 2011- 2012 年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分别达到 82.7%、75.6% 和 51.8%。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多,虽然近年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为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形势带来极大挑战。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和其他疾病相比,高血压的诊断十分简单,并不需要什么高精尖的设备仪器,一个听诊器及血压计(包括电子血压计)足矣。因此,我们再次呼吁大家每年要测量血压至少2-3次,建议村医和社区门诊肩负起高血压的筛查工作,提高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率。
请大家积极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高血压及其危害,早日知晓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降低高血压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