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为啥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缺它!因为炒菜把它炒没了

文 / 大医论道V
2017-06-27 22:42

本文指导专家☞

霍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朱鑫璞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副主任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为啥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缺它!因为炒菜把它炒没了

霍勇

以下为正文☞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大部分和叶酸缺乏有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全球范围内最危险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多项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

值得幸庆的是,在2016年第18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霍勇介绍了中国特色预防脑卒中的方法:补充叶酸。 该名为“补充叶酸防治脑卒中疗效”的研究,结果曾刊登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

霍勇解释,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其中约75%的患者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H型高血压(霍勇教授团队提出,将伴有血浆 Hcy 升高(Hcy≥10μmol/L)高血压定义为“H 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和我国整体的环境因素(叶酸缺乏)和遗传因素(TT基因携带者)有关。这也可能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

叶酸是迄今已知降低 Hcy 水平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霍勇教授团队于 2007 发表在柳叶刀的荟萃分析结果确认,长期服用叶酸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因此霍勇教授大胆推测,中国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适当的将降压药物和叶酸进行组合。

怎么补充叶酸最好?补多少最合适?

霍勇在2015年接受《中国社区医师杂志》采访时表示,叶酸0.8 mg/d,或者依叶10.8 mg/d,是目前降低血Hcy与脑卒中风险的最适宜剂量。依叶是唯一具有治疗伴有血Hcy升高高血压适应证的药物。

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中的微量元素,可否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补充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呢?通过膳食补充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中国传统的煎炸炒等烹饪方式,大大破坏了食物中的叶酸,影响吸收,每天大量生吃新鲜水果蔬菜的人还是占极少数。

此外,还有一种基因突变的存在,使1/4的亚洲人群血浆Hcy升高且对食物添加叶酸不敏感。因此,如果已经确诊为H型高血压,还是建议采取规范的药物治疗。

这些水果蔬菜的叶酸含量较高

吃叶酸的关键在于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但这么多品种到底选哪个呢?

推荐一些高叶酸含量的食物如下:

①芦荟:85~120微克/100克;

②西兰花:120微克/100克;

③肝脏:80微克/100克;

④蛋黄:121微克/100克;

⑤胡萝卜:67微克/100克;

⑥奇异果:30微克/100克;

⑦燕麦:190微克/100克;

⑧牛奶:20微克/100毫升。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为啥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缺它!因为炒菜把它炒没了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叶酸富含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但它很不稳定,如果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加热就可损失大半。如:蔬菜冷藏3天后将损失70%的叶酸,食物经过煲汤加热后可损失95%的叶酸。

特别提醒:盲目补充有隐患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为啥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缺它!因为炒菜把它炒没了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朱鑫璞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脑血管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朱鑫璞提醒,过量补充叶酸可能带来三大副作用

1、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胀。这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2、如果超量补充叶酸,不仅可以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还会加剧因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神经损害。

3、影响锌元素的吸收。正常人口服叶酸达到350微克/日就可能影响锌元素的吸收,长期过量服用叶酸,将会导致人体“锌元素缺乏”。

叶酸与孕妇的故事:“叶酸之母”的贡献

其实,叶酸本来应用最广的不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而是这句话——女人怀孕需要补充叶酸。

这得益于我国著名妇产科、妇女保健学专家严仁英,她是中国妇产科泰斗林巧稚教授。正是严仁英的科研成果,促成了孕妇口服叶酸提升为国家倡导的行为,成就了无数家庭健康的下一代。

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霍勇:为啥中国人容易得高血压?缺它!因为炒菜把它炒没了

青年严仁英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80多岁的严仁英教授发现,神经管畸形是当时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首位死因(3.4‰)。她随即开始对神经管畸形(主要指的是无脑儿、脊柱裂畸形)的防治展开研究,并锁定了孕期叶酸不足的病因,这便是著名的“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

得益于严仁英教授的大力争取,倡导女性增补叶酸已经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使我国神经管畸形儿发生率下降了50%!而后,中美科学家对25万例新婚妇女及其妊娠的追踪随访,验证了这一结论。

目前,此项科技成果被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严仁英教授也被认为是中国的“叶酸之母”。☯

本文参考资料:丁香园、39健康网、中国社区卫生杂志、兰世亭、朱鑫璞中风预防门诊,可同时关注我们的微信号“大医论道”:这里没有谣言、没有小道消息,只有权威专家讲述的经过验证的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