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琅勃拉邦, 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
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而琅勃拉邦是老挝佛教的发源地,也被称为“佛都”,全城有一定规模的寺庙就有50多座。我对它的评价就是:琅勃拉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城镇中传统的老挝建筑容纳于19-20世纪欧洲殖民地留下的欧洲城市结构中。琅勃拉邦彻底保留了它独特的城镇风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间相互融合的突出体现。
走进琅勃拉邦,也就走进了老挝的历史。这里曾经是老挝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这座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无疑已成为老挝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比比皆是的古建筑被宁静的自然景色包围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依稀掩映着寺庙、佛塔还有平凡的住家,这一切都使琅勃拉邦的空气中充满了平和、柔软而又迷人的气息。
走过了世界上很多城市,我承认琅勃拉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金碧辉煌的寺庙、法式风格的建筑、椰树林下不时闪过的僧侣、坐在湄公河边的阳光下裸露着臂膀上黄色汗毛的欧洲游客、骑着自行车在琅勃拉邦大街小巷里穿梭的西方情侣,这一切都使琅勃拉邦呈现出一种东方的神秘与法国风情奇妙的交织。湄公河、南康河绕城而过。此时的湄公河显得烟波浩渺,坐在椰子树下静静地欣赏湄公河落日和逆光中剪影般的船只。如果再有一杯老挝黑啤,这肯定是可以让人回忆很久的片断。
我走在琅勃拉邦所有的街道上或寺庙里,熙熙攘攘的都是金发碧眼的欧洲游客。使我仿佛走进欧洲人相约到这个东方古城举行一个声势浩大的集会。老挝人似乎全部躲在家里把这个东方旧都留给欧洲人。至少在琅勃拉邦我看到的老挝人要比欧洲人少很多。在琅勃拉邦,那些摩肩接踵的欧洲人让我感觉犹如置身于十八世纪的某个欧洲小镇。而不是我印象中的生活在热带丛林里的老挝。琅勃拉邦真正的主人似乎并不是老挝人,而是那些大摇大摆的欧洲人。欧洲人把琅勃拉邦变成了一个他们自己的故乡。只有在店铺里、旅馆里你可以看到表情温和谦恭的老挝人。
琅勃拉邦人一般是在清晨的时候才会大规模地出现。因为每天清晨僧人们都要出门化缘。这个传统在琅勃拉邦已经延续了上百年。像是一个每天都在上演的节日。
早晨6点多,白天蛰伏在家里的琅勃拉邦人像潮水一样涌到街上,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食品、煮熟的米饭,分别跪列在街道两边。每个人的面前都堆满了准备捐赠的东西。赤脚,身着黄色袈裟手持银钵的僧人从寺院大门鱼贯而出。很快,由施舍者和被施舍者组成的队伍,在老挝旧都的皇宫前绵延数里。
施舍者与被施舍者一律表情肃穆。僧人目不斜视、缓慢地从跪着的人前走过。僧人手中的银钵很快就被各种各样的食物装满,有煮熟的米饭、饼干、老挝币。我看见那些僧人的银钵装满后,他们又把银钵里的东西回赠给跪着的人。此刻被施舍者又成为了施舍者。没有人会在乎你施舍什么。一撮饭与一叠老挝币,施舍与被施舍一样高尚。
我看到一个老人往僧人的银钵里投了一撮饭,僧人从银钵里抓了一叠老挝币给她。也有跪着接受施舍的人,他的面前没有任何东西。于是所有从他面前走过的僧人都从银钵里抓一把东西给他,很快他的面前就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跪着的施舍者队伍里也有手持塑料袋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都站着,每个僧人都将银钵里的东西抓一把给他。有人告诉我,这些接受施舍的孩子是孤儿。据说在琅勃拉邦也有很多孤儿,但没有人会饿饭。这些靠施舍长大的孤儿,一旦他自食其力后,他肯定又会成为一个施舍者。据说所有施舍的食物到了寺院后又捐助给孤儿和穷人。
在琅勃拉邦,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社会保障制度。绵延数里的施舍与被施舍的场面是令人震撼的。在琅勃拉邦,施舍者跪着,被施舍者站着。在这里,应该表达谢意的是施舍者,而不是接受施舍的人。我看到几乎所有的施舍者在完成他的施舍行为后,都低着头,双手合十,说一声“柯木在”(老挝语:谢谢)。我的老挝朋友这样解释说:“财富是神赐给的,应该让所有的人分享”。在老挝穷人并不羡慕富人,富人也不会歧视穷人。因为在神的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琅勃拉邦的布施和化缘,是老挝最令人惊叹的人文景观。
在普西山眺望琅勃拉邦全城,它的美丽是令人惊讶的,湄公河、南康河一左一右,热带阳光下寺庙金色的屋顶,法式建筑的尖顶在密密的椰林中闪烁不定。南康河与湄公河像两只臂弯拥抱着琅勃拉邦,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老挝古都,一点也不像沧桑的老者,而像生性浪漫的青年。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琅勃拉邦有很多骄人的历史遗迹。不过,我更多的是把这些遗迹作为唯美细腻的背景,享受着弥漫在这座古城中闲适怡人的生命气息。尤为难忘的是在普西山,这是雨后的黄昏,河流蜿蜒于群山之间,花树隐约于云雾轻移中,佛寺钟声如丝如缕从耳畔飘过。朝阳恰好投射在寺院一角,香通寺主殿三层重叠的屋檐低低地斜垂下来,肃穆低调的外表却透着骨子里的娇溢华美。主殿的背面墙上“生长”着一颗“生命之树”,它由五彩斑斓的玻璃拼贴而成。自上而下展示着佛祖法器、孔雀飞禽、人类走兽,这样的排列隐藏着生命的玄机。此时,我在香通寺中等候阳光一寸寸抚摸过那些妖娆的枝蔓,点燃灿烂的佛光。恰巧有一个小和尚从我身旁走过,我请求他抖开自己橘红色的僧袍,从我的镜头前飘过。我想捕捉住自己的灵魂,不让它迷醉于佛界中。与主殿相邻的两座佛殿外墙流光溢彩,琅勃拉邦古老的民俗风情就在玻璃镶嵌画中展开,狩猎、捕鱼、舞蹈、礼佛……纯静安逸、和谐快乐的日子,似乎千年不变,琅勃拉邦人一直享受着大自然和佛教的甘霖。谁能否认有信仰的生活是美好的呢!
1560年建造的香通寺,全称是“国王之家香通寺”,一看就明白它是琅勃拉邦的皇家寺院,不知在这里举行过多少次隆重的仪式?从资料中得知,国王生前来这里祈愿,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死后也将遗骨留在寺里,留在佛祖身旁。
在香通寺的一座古殿里,我甚至看到了国王使用过的灵车,仍然金碧辉煌。每次看到完好如初的古物,我都觉得时光并没有走远,它一直停留在原地。古意盎然的香通寺很适合漫步和冥想。主殿侧面有千年老榕,顺着榕树的虬根就望见了潺潺流淌的湄公河,宽长的阶梯连接着寺院与河流,有两只白色灵兽守护着,这就是香通寺的专用码头。湄公河听得见香通寺的晨钟暮鼓,听得见和尚们的早课晚祷。我相信,生命不仅仅是一棵树,而且是一条河流,因为生生不息,所以日日如新。
柔软的时光让人不觉放慢了脚步。我徜徉在湄公河畔。对于湄公河的柔软情愫,大概是缘于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吧。经杜拉斯的转述和人间情怀的注入,那条发源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而来的世界第六大河——澜沧江,流经这里时渐渐有了一股温柔、宁静的优雅之意,处处飘荡着柔软的气息。
尽管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越南西贡湄公河的故事,但许多人早已把湄公河想象为一条婉约的“记忆之河”了,人们要去那找寻宛在河水中央的“情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湄公河”,人们把这条河注满了自己的恩怨情仇和牵肠挂肚……
我背着相机,驻足于湄公河边。落日,在点缀羽纱般轻盈飘逸,云霞的天空中极其美丽的展示着它的圆润,并悄悄的将其余晖的金黄柔美地撒下,铺满在静静流淌着的泛着黄的湄公河上。
河水带着泥沙,泛着深深的黄在眼前静静地流淌,岸边耸立着许多椰树和叫不出名字摇曳生姿的热带植物,身形各异,直的斜的伸向天空,在我的视野内勾出线条、切割着余晖,留下明暗对比强烈的光与影。夕阳在停靠在岸边的船舷上描下最后一道金边后,便悄然地隐退了……我不停地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琅勃拉邦就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短短几天里我在这里找到了柔软和平静,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我轻轻地碰触和浅浅地融入了琅勃拉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