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带来的这些皮肤变化!
老人有“三宝”
— —老伴、老本和老窝儿?
— —不,是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
“三宝”危害大,业务能力强,喜新还不厌旧,目标人群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盯上啦!
这不,每天好吃好喝(hú chī hǎi hē),无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对着自己日渐丰满的腰围和稳步升高的血糖值陷入了沉思……
“
— —才几天?血糖怎么就这么高了(心里没点数吗?)
— —血糖仪是不是坏了?(我看是你坏了!)
— —我就喝了几杯小酒,血糖它至于吗?(它至于……)
— —呀(àn zì qiè xǐ),我家没有血糖仪(掩耳盗铃第一名,自欺欺人你最行)
其实,除了血糖仪,头晕、烦渴、疲劳、莫名消瘦、下肢麻木、伤口愈合慢,甚至是一些皮肤变化都能给你提示哦~~
前面这些我听过,皮肤变化指的是???
咦咦咦,还有人不知道糖尿病带来的皮肤变化?那还不动动小手收藏起来!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异常性疾病,除了糖代谢异常外,还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所以,它可以引起多系统的损害[1],而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也会出现不同的反应。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考虑代谢和微循环障碍对皮肤的影响,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皮肤受累,部分患者还以皮肤病变为首发症状前往医院就诊,而这些皮肤病又可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2]有资料显示,糖尿病并发皮肤病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动脉硬化、糖代谢异常、神经病变等[3]。同时,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血糖越高,皮肤病变的发病率就越高[3]。一般来说,糖友们的皮肤病变可以分为4类➕与糖尿病直接相关的皮肤病:脂性渐进坏死、糖尿病性皮肤病、糖尿病性大疱、皮肤瘙痒症、糖尿性黄瘤等
➕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皮肤病:糖尿病足等
➕皮肤感染: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等
➕磺脲类、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引起的皮肤病:皮肤和鼻粘膜反应、局部脂肪萎缩、皮肤过敏等
01
糖尿病性皮肤病
又叫胫前萎缩性色素沉着斑、斑点腿,常发生于病程长及伴有神经、视网膜、肾脏病变的男性,发生率约50%[1]多见于胫前,也见于前臂及骨隆起处,皮疹为圆形或卵圆暗红色平顶丘疹,直径为1cm或稍小,一般无自觉症状[1]➡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损害发展缓慢,可持续存在也能慢慢消退,无需特殊治疗,糖尿病控制良好后经1~2年往往可自愈。愈后表皮萎缩,遗留色素沉着,但新的皮损可陆续发生。
02
脂性渐进坏死
发生率为0.3%~1.6%,多见于 20~50岁女性。
好发于小腿的胫前方和外踝部,表现为境界清楚、小而坚实的暗红色丘疹,缓慢扩大、融合,形成坚硬斑块,表皮中心萎缩凹陷,呈黄色,可有鳞屑和结痂,而边缘可见隆起,周边皮肤呈红色,无自觉症状[1]➡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治疗糖尿病的同时,予以抗血栓形成药物(如潘生丁)和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3-4个月联合治疗,以改善皮肤血流循环,防止感染发炎。
有皮损者,配合口服维生素E,可加速创面愈合。
03
糖尿病性大疱
发生率约为1%,多见于病程较长、病情控制差及全身营养状况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好发于肢端(小腿伸侧、足背、手部和前臂),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形状不规则的水疱,偶有血疱,周围无炎性反应,不痛不痒、不红不肿。
➡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对症治疗,避免继发感染。一般在大疱局部皮肤消毒后,用无菌针抽吸疱液,再用纱布覆盖创面,水疱数日内可干涸结痂而愈。
如果水疱反复出现,且渗出多、愈合慢,可予以小剂量激素治疗。
04
皮肤瘙痒症
大部分中老年患者都会有皮肤瘙痒症状,主要有2种表现:局部瘙痒和全身瘙痒,且患者血糖值越高,其瘙痒程度越明显[3]➡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首先积极控制血糖,避免搔抓、摩擦。
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扑尔敏等),局部外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薄荷酚洗剂、含糖皮质激素乳膏或霜剂等),可使其瘙痒症状得到改善。
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时,适当选用镇静、催眠剂。
05
糖尿性黄瘤
发病率<0.1%,多见于控制不良的中老年男性病人[4]在肘膝伸面、臀部和躯干处有橘黄色丘疹或结节,0.5~1cm大小不等,质地较硬,一般无自觉症状或轻微瘙痒[4]➡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4]:主要以控制糖尿病、调整血脂水平为主。当糖尿病控制后,皮疹减轻或消失,但病情恶化时,可以再发。
如果黄色瘤影响关节功能,可采用冷冻或手术切除,注意避免瘢痕形成造成继发性关节功能障碍。
▶
糖尿病足
发生率可达15%~25%。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血管发生闭塞性动脉硬化,使足部缺血、感觉减退,从而发生严重的损伤、感染、溃疡及坏疽,统称为糖尿病足[4]初起时,下肢尤其是足趾发绀,静脉瘀血,麻刺感,随后逐渐或突然发生坏疽。病变严重者,可深达骨骼。
应对[3]:控制血糖的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青霉素、庆大霉素等静滴或肌注。
改善循环障碍、缺血情况:活血化瘀,扩管抗凝。
清除坏死组织:多采用“蚕食”的方法(即以小积大,步步逼进)。
生肌、促进愈合 :应用表皮生长因子等促进坏死局部新生,促进溃疡愈合。
必要时行血管重建术、截肢手术。
➕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包括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等。
01
真菌感染
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乳下、腋下、腹股沟、阴唇、阴道、龟头、甲沟、手足等处,表现为皮肤的褶烂,阴道炎、外阴炎,或是手足癣、股癣等,多见于肥胖、糖尿病长期控制不良、皮肤卫生不良的患者。
➡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02
细菌感染
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一般表现为疖、痈、毛囊炎、汗腺炎等。
➡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03
病毒感染
主要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尿病患者的水疱较大、周围红肿较明显并易向全身播散。
➡右滑动查看高清图
应对[5]: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
静脉缓慢滴注或口服阿昔洛韦抗病毒,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乳膏;
如果疱疹破溃了,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患处;
如果疱疹疼得厉害,口服止痛药或理疗辅助治疗。
患者口服降糖药,如磺脲类、双胍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和鼻粘膜反应,常见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流涕、喷嚏等;
局部注射胰岛素,可引起局部脂肪萎缩;
如果对药物成分过敏或是过敏体质,还可发生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应对:
控制血糖,增加全身抵抗力;
根据皮疹情况,配合外用药物;
过敏反应轻者,可口服或肌注抗组胺制剂,如非那根、苯海拉明等;过敏反应重、皮疹遍及全身,伴有发热时,可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写在最后
其实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皮肤病变,关键还是在于控制血糖!血糖好,才是真的好,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徐晓辉,李启富,程庆丰.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2):96-98.
[2]林垦,廖婷婷,喻国,等.张发荣教授论治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经验[J].CJCM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5):9-10.
[3]杨顶权.糖尿病皮肤病变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278-1279.
[4]张晓菲,郝飞.糖尿病皮肤病变临床诊断的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9,2(1):31-34.
[5]赵宇,杨伟,朱威.2型糖尿病皮肤病变 15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184-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