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 | 干细胞疗法让治愈糖尿病成为可能
世界防治糖尿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在1991年联合发起的,旨在唤起政府、媒体及公众对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关注。
今天,是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随着再生医学领域的飞速发展,科研学者们将研究转向了寻求具有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潜能的干细胞。
干细胞疗法,是有别于传统药物、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多年来,不断有研究探索如何将干细胞疗法运用于更多疾病上。而干细胞治疗糖尿病,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
干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
2007年Voltarelli等[1]发表在JAMA杂志的研究结果显示,15例不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小于6周)静脉输注定向造血干细胞后,14例患者停用外源性胰岛素,其中1例患者停用胰岛素时间为25个月,4例患者为21个月,7例患者为6个月,另外2例患者分别为1个月和5个月;静脉输注定向造血干细胞后6个月C肽曲线下面积较输注前明显增大,且在12周和24周后维持不变,提示定向造血干细胞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该试验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了非细菌性双侧肺炎,无患者死亡。
2012年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试验结果显示,13例初诊(病程<1年,10例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患者,经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后11例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停用时间分别为7个月(后来复用胰岛素为半量)、3年和4年,作者认为该效应是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调节免疫活性细胞,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的[2]。
同年,瑞金医院也报道自体造血干细胞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使28例患者中的15例(53.6%)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而且其中起病时不伴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临床缓解率高于起病时伴酮症酸中毒者[3]。

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
2009年印度Bhansali等[4]首次发表了使用骨髓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试验结果,10例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大于0.7U/(kg·d)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骨髓MSCs治疗后,7例患者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减少了75%(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岛素),达到该效应所需的时间为48d。2014年该作者再次发表了骨髓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成果,治疗组11例患者中有9例胰岛素减量50%,胰岛素用量平均减少了66.7%(对照组减少32.1%),对照组没有患者达到胰岛素减量50%的主要终点;治疗组胰高糖素刺激的C肽明显升高,且刺激后C肽升高的水平与胰岛素的减量呈正相关[2]。
2011-2014年中国的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探索,证实了不同来源的MSCs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5-6],并且上述研究均认为干细胞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慢性炎症从而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
干细胞技术的发展,给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目前,利用干细胞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正在广泛开展,相信未来,更多的糖尿病患者会受益于此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