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测一次血糖比较好?需要注意什么?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众所周知,所谓的糖尿病治疗有“五驾马车”,而血糖监测则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掌握,同时还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及时发现低血糖,从而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进食与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并且能够为患者的用药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血糖监测结果能够影响到糖尿病患者下一步治疗与预后,缺乏血糖监测的糖尿病治疗是盲目的治疗,不过依旧有许多患者对糖尿病监测存在误区,使得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下面就有关监测血糖不得不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强调,快来看看你是否也存在误区。
一、监测血糖不得不注意的 5 个问题
问题一:糖尿病只需要将血糖监测好就够了?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会能够明确认知到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大多数患者会对自身的血糖进行时常测量。不过多数糖尿病患者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只需要监测好血糖就够了,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糖尿病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对血糖进行监测外,其实还有许多其他指标需要进行注意,比如说心、肝、肾以及神经病变等。
问题二:血糖的检测是否能用尿糖的检测替代?
尿糖水平不能定量,只能定性,所以检测尿糖并不能够代替血糖的检测。除此之外,检测尿糖不能够代替检测血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尿糖的灵敏性较差,只有血糖水平超过了肾糖阈值才能够反应出尿糖问题 ;再者,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尿潴留,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检测时,其尿液的采集往往是几小时内累积的,会使得检测出的尿糖值结果并不能够将患者当时尿糖水平反映出来。检测尿糖虽然不能够代替检测血糖,但如果患者自身有缺乏一定的经济条件,难以对血糖进行定期的检测,那么尿糖的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问题三:身体感觉良好时不需要再监测血糖?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较好时,就会懒得去定期的做检查,这种想法并不正确。机体的问题并不能够完全用自我感觉体现出来,比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病变时,患者通常会出现自我感觉衰退,如果在这个时候放弃定期检查,则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延误。除此之外,血糖与正常水平稍高时,患者也不会察觉到不适,但如果患者没有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会导致患者机体抑制处于高血糖状态,长期以往,会严重损害患者血管与细胞,进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不利于患者之后的治疗与预后。
问题四:空腹血糖必须监测,而餐后血糖就无所谓?
空腹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够知晓,而对于餐后血糖就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测不测问题都不大。实际上,餐后血糖死亡风险相关性比空腹血糖更高,而且糖尿病发病之初,通常是餐后血糖先升高,然后再是空腹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如果只注重空腹血糖的控制,而没有注意控制餐后血糖,则很容易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且还有可能产生肾功能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不良症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增加肿瘤的风险。餐后血糖更容易增加大血管病的风险,其危害更为严重,需要重视检测餐后血糖,通过严格控制餐后高血糖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问题五:空腹血糖检验的时间早几分或者晚几分都可以?
人体胰岛素分泌水平能够通过空腹血糖准确反应出来,所以抽血时间并不是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无所谓,准确来说,只有过夜禁食 8-12 小时后,并在次日早晨 8 点之前抽血,所检测到的血糖值才能够算是空腹血糖值,超过 12 小时专题以及午餐前都不能算是空腹血糖,因为这个时候所检测的结果可能会因为空腹太久也使得血糖偏低。
许多患者并没有注意这一点,虽然患者会空着肚子来医院检测空腹血糖,但有时候到抽血时间时,已经接近中午,而这个时候的血糖值已经不能够代表患者平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所以,空腹血糖抽血时间如果太晚,是不能够监测出患者真实水平,而且还会耽搁患者用药时间,可能会对患者治疗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患者做门诊检查时,因为需要空腹检查,就擅自将药物停止,认为这样能够提高准确性,其实这是不对的,不仅不会反映真实情况,甚至会加重病情,出现急性并发症。
2. 血糖的不同监测点
(1)空腹血糖:持续 8 小时以上都没有摄入过任何热量,比如喝水、吃饭等。
(2)餐前血糖:在进餐前的血糖变为餐前血糖,通常是指进餐前的半小时。
(3)餐后 2 小时血糖:具体是指从吃下的第一口饭开始计算,刚好 2 小时的血糖水平。
(4)夜间血糖:凌晨三点血糖即为夜间血糖。
(5)随机血糖:24 小时内任何时刻的血糖即为随机血糖,与吃饭并无关系。
(6)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过程中,用来评价血糖情况的金标准,能够有效反应患者近 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较为理想的水平是 4%-6.5% 之间。
简而言之,想要真正控制好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便需要重视血糖监测,并将血糖监测融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好自身血糖,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