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易进展发生肾衰竭,预防糖尿病进展应重视餐后血糖变化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中20%~30%的人会发生肾病,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占肾透析治疗患者的50%以上。而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并无实质性损伤,严格控制血糖能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环境,从而使微量蛋白尿排出减少,甚至可以使病情恢复正常。如果病情发展到晚期,肾脏发生不可逆病变,治疗只能延缓病情发展,而且在某系并发因素如高血压等的影响下,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尿毒症。因此,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关键是早期控制糖尿病。
测量血糖应重视餐后血糖的变化
很多人认为,监控血糖,体检化验空腹血糖正常,就是血糖稳定,不会发生糖尿病,也不会引发肾病。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主要原因,一是大多数体检机构只检查空腹血糖,患者误认为餐后血糖不重要;二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较长时间无明显不适症状,不重视餐后血糖。
近年调查资料显示,空腹血糖正常不能代表没有糖尿病,仅测空腹血糖的体检会有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没有查出来,导致病情进展发生了肾病。
很多早期糖尿病患者和无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受损)的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其漏诊率高达50%。糖尿病患者中,餐后高血糖的人群远远大于空腹高血糖的人群。
很多专家提出,一定要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查。如果空腹血糖被检查出大于等于5.6毫摩/升,要做进一步的糖耐量试验,即喝糖水,检查餐后2小时的血糖。
餐后血糖升高易并发心血管疾病与肾病
中老年人90%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可以分为空腹高血糖和餐后高血糖两部分。由于患者忽略了餐后血糖,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持久的高血糖导致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病危险比普通人高几倍。
有研究发现,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餐后血糖的变化不仅直接影响整体的血糖控制,而且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能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在糖尿病早期,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仅轻度损害,能控制空腹状态下血糖水平,因此空腹血糖正常。但进餐后食物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升高,需要更多的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而胰岛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者,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不能满足需要,导致餐后血糖升高。
临床发现,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时血糖指数正常,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餐后2小时血糖却显著高于正常,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由于餐后血糖升高会进一步加剧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一般3~5年后会发展到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明显升高。这时胰岛β细胞功能已明显减退,糖尿病病情也会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心、脑、肾、眼等器官损害,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因此,餐后血糖升高是造成血管病变引起这些重要器官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进展损害肾脏?
1、合理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摄入过量会使血液中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氮等)增多,加重患者肾脏的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低蛋白饮食,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肉等,保证必需氨基酸的供给。肾功能正常时,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摄入量为0.8~1.0g;肾功能不全时,蛋白质的限制更加严格,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摄入量控制在0.6g。
在进行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热量,每日热量达30~35kcal/kg,可以自身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增加,导致营养不良,且加重肾脏负担。
2、严格控制血糖。研究显示,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可以降低1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使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降低1/3,显著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每周至少监测一个全天的血糖,包括三餐前后及睡前的血糖,及时发现低血糖及血糖波动。
3、积极控制血压。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又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减少白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恶化。普通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以下;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患者一定要限制钠的摄入量,每日膳食中钠应少于3g。并且适当进行运动,控制体重,尤其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
4、合理控制血脂。糖尿病常合并脂代谢紊乱,而脂代谢紊乱可诱发心血管疾病,加重肾损害,因此也需积极治疗。治疗包括食疗和药疗,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同时,饮食方面,要少吃富含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
5、限制水的摄入。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水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并且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及皮肤水肿变化情况,有明显异常时及时就医。
6、定期筛查。患者在肾病前期大部分没有特异性表现,一旦出现异常,肾脏通常已经受到明显伤害。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病的敏感指标,应早期发现,早干预肾病。没有肾病的患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至少监测1~2次,有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程较长及已有其他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40岁以上有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家族史者等糖尿病高危人群,还应常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尽早发现病情。
7、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可早期干预,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治疗以降糖、调脂、降压。
(东方红星,文/李烈,约21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