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至简,知易行难,三岁小孩都懂,七旬老翁难行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老的中医思想理论源自于中国的道家思想,而道家以老子为宗。《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尽了宇宙自然的运行规律。
道德经开篇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像,变化无端。人类想要从万物万像中去认识、掌握万物万像,几无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返朴归真,也就是去掉万物的表象,回归到万物原来质朴的状态:万物归于“三”,“三”归于“二”,“二”归于“一”,“一”即是万物的本质,老子称为道。
就现代的西医学来说,目前西洋医典记载的病象有20万种之多,而且每年都会有上百种新的病名出现。大部分的医学科研人员都在研究病象所对应的医药品,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一种药品可以使某一病症治愈不再复发,仅仅是暂时性抑制而已。所以现代的医院规模越来越大了,医院科室也分得越来越细了,仪器设备越来越尖端了,反而病人却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
比如一颗大树,树枝未稍枯萎了,如果林业医生直接从树枝未稍上入手,喷药水,打农药,妄想使树枝重获新生,有可能吗?不可能,反而是越治树枯得越严重,最后不得已就把树枝砍掉一了百了。因为树枝枯萎的真正原因在于树干,归源于树根,树根的健康发达源自于优良的土质(包含足够的水份养份),只要土质优良,枯枝也能重发新芽。现代医学的病名犹如树叶不断增长,每增长一片树叶就要新立一个病名,没完没了,把单纯的一棵树一根树干搞得极其复杂。
造物主用简单的方法创造了人类,但人体组织结构却相当复杂,现代西医学却是在复杂中寻找复杂,在万象中寻找真相。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就是当把一件事复杂化后,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的。
所以,要解决人体的这个大问题,只有把复杂的事情简化。古人说“擒贼先擒王”,其实古中医早已说得很清楚,病因只有一种:“阴阳失调谓之病”。并强调“身心平衡,以致中和,乃中医治病之最高准则”。
西医学鼻祖希帕克拉底斯也强调:“当人体体液、血液调和时,人体才能无病。”这些都是强调人体要健康无病,人体体液、血液必须要保持在”酸碱平衡"的状态(弱碱性PH值是:PH7.3±0.05),这与中医理论是不谋而合的,遗憾的是现代西医学并不把这个当回事。
现代人疾病丛生,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酸碱平衡遭到破坏,也就是偏向酸性体质,酸毒偏高是人体致病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需要的是水分、氧气和营养,细胞有了充分的养分时,才能健康活跃,健康活沷的细胞能够各司其职,人体的五脏机能的运行和新陈代谢才能顺畅,人体也因此才能健康无病。
因为细胞的养分靠血液来输送,当血液受到污染呈现酸性、太稠、太浓时(血浊),细胞就得不到应有的养分,这时细胞必将快速地衰老、死亡。当大量的细胞死亡时,人体必然引起种种病变。俗语说”血浊万病到,万病由酸起“,即是此理。
所以说人的体质就是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人体呈弱碱性的体质是最适合细胞生存的内环境,这个时候人体是最健康的,太过于偏酸或偏碱都会破坏细胞的生存环境,使细胞无法生存,导致细胞大量死亡,从而使人体疾病缠绵不愈。
日本片濑淡博士认为:”人之生病,均由内因而起,若无内因,纵有外因(细菌、病毒等)的作用,亦难成病",“内因的成立皆因人体酸碱失衡引起,除此无他...",人体酸碱一旦失调(内因),人体在各种外因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疾病,所以治疗治病不是从外因入手,因为外因千变万化,无始无终,终有三头六臂也会让你无所适从;而内因才是疾病发生的真正元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内因,终有外因亦难成事,这与现代哲学的矛盾论相吻合。
前面提到人体的病因只有一种,那就是”人体酸碱失衡“,显然,病名也应该只有一种,那就是:”细胞大量死亡“。
当人体阴阳不调,酸碱失衡,体液血液酸毒偏高,浊血无法输送细胞所需的养分时,会使细胞快速衰老、死亡。细胞死亡的过程为发炎、肿胀、破裂、化脓四个阶段,当细胞在发炎、肿胀过程中会使原来十分细小的细胞体积迅速膨胀上几十倍,这时候会压迫人体神经,人就会感觉到酸、抽、痛等各种不舒服的自觉症状,这也是现代医所认为的”病“。神经将此”病“信息传达给大脑,大脑就知道人体某处已发生病变,人体才会发动自动治愈能力去处理这种病变。
所以,这种简单的病名就是:”细胞大量死亡“。比如胃细胞大量死亡时就是胃病,心脏细胞大量死亡时就是心脏病,依此类推。
那么要治疗”细胞大量死亡“这种病,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俗称体质),修复已被破坏的细胞生存环境,才会促使细胞重生、健康强壮,这才是真正治愈疾病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必得成功。
大医至简,知难行更难,知行合一那是难上加难。
越是大道之理,也是简单明了,一说出来,三岁小孩都懂,七旬老翁难行。
探索传世古中医,请关注头条号:佛道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