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和湿热如何分?教你不懂区分怎祛湿

文 / 光洁嫩肤
2017-08-07 17:04

大多数人不注重养生,特别是年青人,生活习惯由着自己的喜好。夏天离不开空调,爱喝冷饮,爱吃凉菜,冰镇和各种冷藏、饮料放满了冰箱。冬天爱吃火锅,最爱涮肉,中医说肉吃多了导致痰湿。很多人体型微胖,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暧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感觉全身很浮肿。贪睡、心中空虚……这些都是湿气的表现。

因为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祛湿,但是,却不尽人意,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越祛越湿。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辨证祛湿,其实湿气有分湿热和寒湿,两种不同的体质,祛湿方法也不相同。

也有些人知道有湿热和寒热的说法,但却不会区分,湿气容易渗透,湿气遇寒成寒湿,遇热为湿热,相互夹杂,很难分辨,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就很容易形成湿热寒湿夹杂体质。“湿”为阴邪、为凉性。热性体质+湿气=湿热。阳性体质+湿气=寒湿。湿热与寒湿在以下几方面会有较大区别:

第一点:舌苔

假如舌体大部分是偏淡,舌尖有点红,那么体质多表现为阳虚,也就是寒湿,而上焦有点郁热。假如还出现有舌体胖大的表现,更说明缺乏阳气,需主调寒湿。

第二点:吃凉食会不会易腹泻

寒湿体质怕凉,湿热体质喜凉。脾胃虚寒的人吃凉的食物总会有些不良的反应,如腹胀、拉肚子,甚至在平常生活中受凉也会腹泻,而肝火旺内热体质,身体里像有火似的,总喜欢吃些凉的食物,吃凉菜、喝冷饮,只有这样才会感觉肚子舒服些。

第三点:身体胖、吸收差为寒湿

如像身体肥胖,眼睑伴有浮肿、四肢肿胀的胖人多为寒湿体质,并且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用比一般的人要差,易发生腹胀、反酸、吃一点就撑、消化慢,以致身体对热量吸收增加,身体就易发胖。

如是寒湿体质的人,就算感觉到热,也是会怕冷、不可以吃凉的,或者说被风吹会感觉不舒服;有些人伴有热像,但还是属于寒湿体质,只不过由于寒湿郁久了有热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表面看起来像是上火的症状,如长期口腔溃疡、失眠、烦躁、面部长痤疮等,其本质也可能是阳虚寒湿,中医理论称之为“真寒假热”。真寒假热的判断需要经验,一般而言,内外不符信内,上下不符信下。如口腔溃疡、口苦、咽痛,好像是热证,但大便稀、双足冷,上热下寒,则下症多为本质,是阳虚。有的人皮肤红、关节热,似乎为热证,但怕冷,喜热饮,舌质淡,则辨为阳虚寒证。另外,小儿体质不佳,眉鼻部青白色暗,多源于用药过多,伤及阳气,也属于阳虚寒湿。

寒湿寒湿体质的人,在去湿的同时要驱寒,一定不要吃一些寒凉性食物。首先,尽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等。特别是女性月经期间忌食冰冷,这一点必须遵守。

其次,阳虚者要避风寒,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

再次,应尽量少吃反季节食物,比如冬天的西瓜。如果按照自然规律,西瓜是夏天成熟的,可以清凉消暑,你非得在冬天吃,还是从冰箱里直接抱出来的。虽然你屋里有暖气,可你的阳气不管这个,它跟自然界的阳气一样,正潜伏着呢。这种情况下你还用冰镇的寒凉的东西去刺激你的阳气,阳气当然就受损了。

阳虚体质的人,饮食应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多吃甘温的食物,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营养搭配要合理,食物多样化;饮食有规律,不偏食;严禁暴饮暴食。进补要遵循轻补、温补的原则。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宜吃咸味的食物有豆类、栗子、猪肉、猪腰、虾、墨鱼等,可以加少量桂皮、八角等热性调料来炖煮。酸味食物有山楂、奶酪、橄榄、苹果等。山楂可以用来煮汤或炖肉,解油腻,润秋燥。脾胃阳虚的人,要在大餐之后吃点萝卜青菜搭配,防止虚火内蕴。适宜:栗子、虾、橄榄、苹果、猪脊骨、萝卜少吃:蟹、牛肉、羊肉、冷饮、柚子忌吃:新姜、小蒜、蓼子、野鸡肉、狗肉、霜下瓜、葵菜

湿热湿热体质的人,在祛湿时要注意清热

1.祛湿邪

在中医看来湿邪是非常难清除的一种邪气,尤其是夏天的时候,空气中的湿气比较重,所以每当暴雨过后,一定要多外出晒晒太阳,当然可以选择早晨或者傍晚,避开中午的高温,所谓湿热体质,其中湿邪的侵入也是主要原因,所以首先要祛湿,可以选择红豆、山药、薏米仁等祛湿效果比较好的食物。

2.躲开上火的食物

湿热体质的人体内的火气比较大,尤其是夏季的时候,提问会比较高,经常会感觉比较烦躁,皮肤还会经常生疮,并且红肿痛痒,如果还吃一些容易上火,或者辛辣的食物,就如同是“火上浇油”,而且烟酒是最忌的食物。

3.多吃芳香食物

我们人体本身具有排湿的器官,就是我们人体表面的汗毛孔,调理湿热的首要任务便是打通气孔,增强气的推动作用以排解湿,而湿热体质者的毛孔,往往会被水湿糊住,没有出气孔,湿气自然无法排出体外,中医认为,芳香可以有效促进体内生燥,而燥能除湿的作用,所以要多吃芳香食物,例如:豆芽、香菜、木瓜、山药。

纵观现在有湿气的人,有些是单纯的一个体质,有些是两种体质都夹杂有,那又怎么办呢?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平衡的有机整体,体弱的根本是阴阳失衡。寒体性质是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阴阳失调。寒湿也有湿、湿热也有湿,必须要除湿,而在除湿的过程中,要解决寒与热的问题,而这两种病症的治疗并不矛盾,是可以兼顾的。

更多资讯加微信lzx678170101备注: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