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之国老泡水喝,能保肝抗病毒,抗癌降血脂
甘草,又名乌拉尔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亦常作为佐使药调和全方。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而且甘草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精制糖果、蜜饯和口香糖等。
甘草为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甘草国之药老,有“十方九草”之美誉,被大量用于临床配方,同时,甘草提取物被广泛地工业、化工等领域。
甘草是临床最常应用的药品。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临床用量特大,出口量大。除药用之外,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点添加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西方国家大量进口甘草,从中提取甘草次酸,治艾滋病。甘草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作用更强。陕北农民和西部人们反映,把甘草种子随便撤到地上即可出苗,抗旱性特强。
甘草具有抗炎、抗病毒,和保肝解毒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由于甘草酸有糖皮质激素样药理作用而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支气管炎和艾滋病,还具有抗癌防癌、干扰素诱生剂及细胞免疫调节剂等功能。甘草酸具有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还可应用于更年期妇女缓解情绪。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
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
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甘草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
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甘草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甘草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1.甘草治小儿热嗽。用甘草100克,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2.甘草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3.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200克,滑石粉25克。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
4.甘草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5克,石菖蒲五分至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
5.甘草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150克,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