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讲义12-祛风湿药,威灵仙真是祛风湿的神药吗?

文 / 风行健康课堂
2022-03-14 09:14

一、“威灵仙”的美名是怎么来的?

1.先说说古人是怎么给中药起名的?

中药的名字一般仅有二三字,但是这个起名却十分有内涵、有渊源、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知道中药的名称由来,一方面很有趣,另一方面对于了解药物的功效、来源历史等非常有用。

中药或因植物或药材形态、生长习性命名。如牛膝,因其形似牛膝盖;大黄因为其个头大、断面色黄;人参因为其根形似人而得名;三七因为其喜欢三分阳七分阴的环境而得名;红花,因色红而得名。

牛膝

中药或因历史或神话传说而命名,如女贞子,传说是秦汉时期贞烈女子为违抗父命,为爱殉情,她的生父悔恨交加白了头。她的坟头长出来一棵树,结黑色果实,她父亲吃后,白发复转黑发,所以称这种果实为女贞子。中药或因其气味命名,如甘草因甜而得名,五味子因五味俱全而得名,苦参因为味道苦,根形似人而得名;鱼腥草因为其腥味而得名。中药还有用功效因为功效的特点来命名,比如益母草、防风、续断、远志等,名字就蕴含了它们的功效特点:对女性有益、祛风、接筋续骨、宁心安神等。2.威灵仙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我们这节要学习的“威灵仙”就是因为其功效特点而得名。"威"是说起威力大,就是药性峻猛!“灵”,就是说它药到病除!“仙”则说它有如神赐,此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具体有多威、多灵、多仙?唐朝的周君巢在《威灵仙传》说到:

商州有人重病足不遂,不履地者数十年,良医殚技莫能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步履。其后,山人邓思齐知之,遂传其事。

上面的的神奇故事说的是在唐代的商州,也就是当今的陕西商洛,有一个人脚有重病,几十年都走不了路,四处求医,用了很多方法也没治好。家人把他放在路边,寻求能医他的大夫,一个朝鲜(“新罗”)的僧人说,你这个病,需要一种药能治,但是不知道你们中国有没有。到山上找,终于找到了,叫威灵仙。吃了几天后,就能下地走路了!很是神奇灵验!这个故事有点神!《威灵仙》传的作者周君巢不算是什么中医药领域的专家,他是一个仕途不太顺利的小官,跟韩愈、柳宗元是同事兼朋友。周君巢在当随州刺史的时候,迷上了道教盛行的“丹药”,丹药都是用硫磺、水银、朱砂等毒性药材炼制的,不是什么好药。但是在当时,下至士大夫,上至黄帝,都流行炼丹吃丹药。周君巢还向柳宗元写信推荐他服丹药,被柳宗元不客气地回信“怼”了周君巢,柳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提到:

我寿而生,彼夭而死,固无能动其肺肝焉。昧昧而趋,屯屯而居,浩然若有余,掘草烹石,以私其筋骨,而日以益愚,他人莫利,己独以愉。若是者愈千百年,滋所谓天也,又何以为高明之图哉?

柳宗元大意是:周君巢啊,我不吃丹药好好地活着,有人吃丹药已经英年早逝了,你还不为所动?傻乎乎地用草根石头炼丹药养生,小心哪天命都没了!

周君巢痴迷丹药,不听朋友柳宗元“红红脸出出汗”式的批评,犯了致命错误,最后命丧丹药。所以本草老生推测,周君巢写的《威灵仙传》,可能亦真亦假,有一定真实成分,但是有点越传越神,夸大疗效了!

二、威灵仙真的有那么灵验吗?

后人实践证明,威灵仙根本不像周君巢《威灵仙传》写的那么灵验,为什么呢?这主要得从它的基原和真实功效两方面说起。

1.威灵仙的基原成谜

威灵仙的基原历来比较混乱,古代的《本草图经》《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描述和画像都不一样。甚至现代的文献记载,全国各地有70多种不同植物来源的威灵仙,有玄参科的、菊科的、百合科的,等等,五花八门。目前药典规定威灵仙来源只有3种: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is manshurica Rupr.。这么多“威灵仙”,怎么可能都“灵仙”呢?即便周君巢写的威灵仙却有其事,那个故事里的威灵仙应该也该只是现在药典里用的三种威灵仙的一种,而不是三种!

对于这个问题,有学者认为棉团铁线莲才可能是《威灵仙传》中的威灵仙,证据之一是棉团铁线莲在朝鲜有,中国北方,包括陕西商洛地区也有,与《威灵仙传》中的新罗(朝鲜)印证;证据之二是棉团铁线莲能治疗脚疼,也与《威灵仙传》印证;证据之三是棉团铁线莲药材性状与《本草纲目》描述的加工成干品后,颜色由黄变黑一致。

不同本草书籍上的威灵仙

棉团铁线莲

威灵仙药材

2.三种威灵仙怎么区分?

现在药典把毛茛科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都收为威灵仙的正品来源 ,三种来源的威灵仙药材其实外观很难分辨,切成饮片后,外观更是分布出来。但是它们仨的味道明显不同,威灵仙饮片口尝味道淡,棉团铁线莲口尝是咸味的,东北铁线莲口尝是辣味的!

威灵仙饮片

3.威灵仙功效应用

药典记录,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有祛风湿、通经络两种功效。祛风湿功效可用于治疗偏寒性风湿病,通经络功效可以治疗肢体麻木、手脚萎缩屈伸不利等中风后遗症。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威灵仙还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治疗骨刺、强制性脊柱炎等。不过,这些功效都达不到《威灵仙传》说地那么神奇。

明清的本草典籍上还说威灵仙可以用于治疗“诸骨哽喉”,就是把威灵仙用醋煮过后,可以软化卡在喉咙里的鱼刺、鸡骨头等,这个功效实在鸡肋,实际证明一点也不灵验,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西医手段很容易快速取出卡在喉咙里的鱼刺。所以药典里不收录这个功效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威灵仙无论内服还是外用,可能会有皮疹、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时,毒副作用会更为严重。因此需要注意用量,不得久用,不得大量使用,药典建议用量为6-10克/天。

三、小结

威灵仙因唐朝周君巢的《威灵仙传》而得名,历来基原混乱,目前法定正品基原只有三个:毛茛科的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和东北铁线莲。这三种威灵仙样子相近,味道不同,威灵仙味淡,棉团铁线莲味咸,东北铁线莲味辛辣。

铁线莲实际没有传说得那么灵验,它有祛风湿、通经络、镇痛消炎的作用,用于偏寒性风湿病、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骨刺、脊柱炎等的治疗,需要注意毒副作用,药典建议用量6-10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