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心太累”,中医防治有妙招

文 / 健康Daily
2022-03-13 18:23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事情一多容易烦躁,工作效率也会明显下降。如果通过正常休息不能摆脱“郁郁寡欢”的状态,那可能是“心太累”了。如何解决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常少琼为您支招。

长期精神紧张

易损害脏器功能

常少琼表示,中医经典《素问》中有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负责主宰和协调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当心神正常,五脏六腑功能自然协调;若心神不明,疾病就会随之而出现。

同时,心也是人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但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由五脏共同完成的。

人有喜、怒、思、忧、悲、恐、惊等七情,《素问》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如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七情活动的基础是五脏的精气血。相反,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变化。

总结来看,造成现代人“心太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情志过极,心失所养

突然遭遇不幸或重大变故、工作变动等,或过喜过悲等,情绪太过激动,容易损伤心神,导致心失所养。

2. 肝气郁结,累及心神

长期工作压力大,使得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容易造成肝郁气滞化火。当肝火上炎,损伤津液,则累及于心。

3. 脾虚生化乏源,心神气血不足

因“思伤脾”,当老人长期思虑过度、精神紧张,则易损伤脾胃。脾胃不能正常化生气血,会导致心的气血不足。

4. 体内痰湿血瘀,经络不畅,损伤心神

若平日饮食不节制,会使体内产生痰湿、血瘀,造成经络气血不畅,心不得养。

以上因素,皆可导致“心太累”,并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可表现为疲乏、精神不佳、失眠、纳差等症状。

治疗“心累”

别胡乱进补

常少琼认为,要治疗“心太累”,我们首先要学会辨证、辨体质。先掌握自己的病因后,再对症用“药”,自然能减轻心、肝、脾等脏器的负担。

1. 调节情志,以情治情

中医认为,七情与五脏相对应,“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如果情绪抑郁,可以多听欢乐的歌曲、看喜剧等。

如果思虑过多,导致情绪低落,则可以多看战争片、警匪片,从而感受电影中愤怒和激昂情绪,帮助放下心中思虑。

2. 移情养性,书法养生

已故“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喜欢通过书法来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也可以寻找自己喜欢的爱好,如绘画、种花、养宠物等,以移情养性。

3. 食疗调理,疏肝健脾

另外,要学会辨证掌握自己“心太累”的原因,再对症使用食疗方,而非随意服用补品或保健品。

例如,肝郁气滞者,可服用玫瑰花茶、佛手茶等,以疏肝解郁;脾虚者,可以服用陈皮水、红枣粥等,以健脾益气;气血不足者,可服用莲藕猪骨汤、黄芪桂圆茶等,以补益气血。

4. 五音疗法,调理五脏

中医认为,五音与五脏相对应。根据我们自身的具体症状,可辨证采用相应的音乐来调理亏虚的脏腑。

上文提到的五音疗法,首届“全国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学术带头人林毅教授曾有详细的介绍。

林教授介绍,音乐有很多奇妙的功能,不仅怡情养性还可养生治病。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提及。《灵枢·邪客》记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音乐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进而达到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五音(宫、商、角jué、徵zhǐ、羽)与人的五种情志(思、忧、怒、喜、恐)相关,并影响人体五脏功能。

具体而言,宫音顺应土气而平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慷慨激昂,扩充肺腑,提高肺活量;角音顺应木气而展放,舒缓清扬,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风格欢快,抑扬咏越,通调血脉,祛毒疗伤;羽音柔和透彻,畅通心智,延年益寿。

在生理上,音乐能引起呼吸、血压、心脏跳动以及血液流量的变化。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可以改善改善焦虑抑郁症状、缓解疼痛、调节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应激反应,达到相应治疗效果。

依据五行音乐理论,可以结合主病脏腑进行选曲。

急躁易怒,肝气郁结,病在肝者,可听角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肝),代表曲目包括:

1. 《春风得意》

2. 《行街》

3. 《江南好》

4. 《霓裳曲》

5. 《红河的春天》

6. 《胡笳十八拍》

7. 《春之声圆舞曲》

8. 《庄周梦蝶》

9. 《列子御风》

心悸不宁,躁动不安,病在心者,可听徵调曲目(对应五脏属心),代表曲目包括:

1. 《步步高》

2. 《紫竹调》

3. 《浏阳河》

4. 《喜相逢》

5. 《渔舟唱晚》

6. 《茉莉花》

7. 《金蛇狂舞》

8. 《花好月圆》

9. 《春节序曲》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病在脾胃者,可听宫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脾),代表曲目包括:

1. 《赛龙夺锦》

2. 《空山鸟语》

3. 《彩云追月》

4. 《平湖秋月》

5. 《霸王卸甲》

6. 《满庭芳》

7. 《高山流水》

8. 《光明行》

9. 《月儿高》

气短乏力,悲伤欲哭,病在肺者,可听商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肺),代表曲目包括:

1. 《阳关三叠》

2. 《将军令》

3. 《哀乐》

4. 《鹤鸣九皋》

5. 《长清》

6. 《广陵散》

7. 《潇湘水云》

8. 《慨古吟》

9. 《阳春白雪》

腰酸恐惧,畏寒肢冷,病在肾者,可听羽调曲目(对应五脏属肾),代表曲目包括:

1. 《飞花点翠》

2. 《小河淌水》

3. 《春江花月夜》

4. 《乌夜啼》

5. 《昭君怨》

6. 《寒鸦戏水》

7. 《寒江残月》

8. 《嘎达梅林》

9. 《汉宫秋月》

ew

编辑:黄怡辛

责编: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