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生百病,治病先祛湿!这个中药名方清热祛湿,可防治各类结节

文 / 小花健康知识
2021-12-12 16:09

“大夫,我体内有结节,能给我开点散结的药吗?”我接诊的大部分结节患者,见到我都是这样的开场白。长结节了,那就用药让它消掉,一般人这样想,我一点都不意外,毕竟连西医都是这样认为的(长了结节割掉就好)。

但是稍微爱动脑筋的人,就会寻根究底,为什么我会长结节?是的,他把重点从“长有结节”这个结果,转移到了“为什么长结节”这个根源上来了。

这其实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结节、包块的基本原则:标(结节)、本(产生结节的根源)兼治,才不会出现西医手术切除结节后反复复发的尴尬局面。

导致结节、包块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胆气郁滞、导致体内结节、包块多发的证型。

此类患者除体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节、包块、囊肿、肌瘤之外,还会有头眩目晕、心烦失眠、恶心呕吐、胸胁胀满、胆怯易惊的症状。

情志不遂引起胆气郁滞气郁就生痰痰阻滞中焦,胆胃不和,胆胃之气就会上逆,胆胃之气有两类,一类是痰浊之气,一类是痰热之气。

痰浊上逆,会导致胆胃不和,出现胆怯易惊、恶心呕吐、胸胁胀满的症状;痰气郁滞化热上逆,就会扰乱心神,让人心烦不眠、头眩目晕。

此类病人舌苔白腻、脉弦滑。苔白腻说明体内痰湿较多;脉弦滑,说明体内既有痰湿又有气郁。痰多则堵,气滞则淤,体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包块、结节

由于该病是痰郁造成了这种胆胃不和。散结的同时要清胆、利胆、和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名方温胆汤,恰恰能祛脾湿、除胆郁、养肠胃、安心神,非常擅长治疗这类无形之痰导致的疾病

温胆汤是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六味中药组成,药性稍稍偏凉,主清热除烦。但方名不叫“清胆汤”却叫“温胆汤”,是因为这里的“温”是“和”的意思,是协调平衡之义。

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胆汤调和的是胆和胃,通过祛除痰热,让胆气自和而温,恢复其调达之性,让机体温煦如春,才能生机勃发。

该方君药是半夏和竹茹。半夏,燥湿化痰力量较强,但是辛温的,和竹茹同用,竹茹偏寒凉,可以清热化痰。同时它有利胆作用,又有和胃作用,对胆胃不和、偏于痰热之症比较适宜。这两者联用,加了枳实,药性就偏凉。

臣药是陈皮和枳实。陈皮理气化湿,和半夏相配体现了治痰先治气,气行痰自消的原理,是治痰的一个常用的配伍组合。枳实可行气降气,可以导滞,也有清热作用,和竹茹相配,对于全方清热化痰、消痞导滞有协助作用。

佐药为茯苓。茯苓一是健脾,解决生痰之源;二是渗湿,助半夏燥湿增加化痰之力;三是能平冲痰气上逆、凌心

使药甘草,既能补脾胃,又可调和药性。整个方体现了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治疗理念。

“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是一种水饮积聚,有内痰外痰之分。内痰随血而行,无处不到,若到达肝经,均可形成痰瘀。痰瘀结于喉结之处,就是甲状腺结节;到了乳腺,就是乳腺结节、乳腺增生;停于肺部,就是肺结节;还会在胃、肝、子宫等部位停滞,形成肌瘤。

从临床实践中发现,温胆汤加减治疗的病症,不下100种,很多奇奇怪怪的病,都能用温胆汤治疗。这并不是温胆汤能包治百病,而是很多疾病都是由痰湿引起,治好了痰湿,也就治好了痰湿导致的各种病症,而温胆汤恰恰就是治疗痰湿的最好的一个方子。

中医讲究对症施治,查明了病机,也就找到了治疗的方向。

使用辨证要点

应用这个药方的基本依据——心烦不眠

痰热扰心,可见心烦不眠、寐而不酣、心悸、心脏刺痛;痰热犯胃,可见呕吐、恶心、气短、纳呆、便溏、体乏、痞满、腹胀、腹痛、便秘;痰热上蒙清窍,可见喉中多痰、口干口苦、头重如裹、头晕头昏、头痛耳鸣;痰热阻滞肢体经络,可见四肢麻木、体内结节、面足浮肿;痰热滞于三焦,可见口渴欲饮、自汗盗汗;痰热滞于胞宫,可见月经不调、量少色暗多血块、痛经。

治病需治本,除病需除根,任何疾病,若只是针对外在症状调理,治标不治本,就很容易留下后患,轻则复发,重则衍生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