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医的“寒、热、温、凉”?
很多患者朋友,在诊疗过程中,对中医提出的寒、热、温、凉不是很理解,就比如说湿热这个词,总会往一些玄而又玄的方向去联想?
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湿热,真的就只是湿热而已。
举个例子,有一个大家都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气温变化会不会引起感冒?
答:会,因为气温的变化会影响人的免疫力,而免疫力下降会使某些隐性感染患者变成显性感染。
气温变化是感冒的诱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过度疲劳,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等等。
2002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教授Ronald Eccles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体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随后血管供血量减少,免疫细胞数量也会下降,进入鼻腔的病毒会有更大的概率感染细胞。
此外,相当一部分人即使被病毒感染,也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已经得了感冒。
Eccles根据这些事实,提出了一个理论。他认为,虽然低温不是感冒的直接原因,但是却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力,让那些已经感染病毒却没有明显症状的人病情加重。
换句话说,各种感冒病毒总是长存于人间,只是到了低温的季节才会让重症状患者多起来。
此外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气温变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也有关系,对,也是诱因之一。
再举个例子,女生来例假的时候,很多人觉着多喝热水是敷衍之词。就没换个角度想,来例假的时候,拿个冰袋试试?
寒热温凉是基础定义,遇寒加重,遇热缓解就是寒的一个定义,比如痛经那个。
流清鼻涕,怕冷,舌苔白就是风寒的症状,也是风寒的定义,对应的是
流浊鼻涕,发烧,舌苔黄就是风热的症状,也是风热的定义。
治疗风寒的必然就是温热性药,比如麻黄
治疗风热的必然就是寒凉性药,比如薄荷
以症状和体征命名的证型,然后根据疗效定义药品,就是 这么个思路。
定义本身没有矛盾,当定义和药的功效联系起来有的才有矛盾,比如消渴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