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的出路在何方
(一)《中医馆发展的背景》
“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层中医馆总数已达3.63万个,85.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1%的乡镇卫生院都已设置了中医馆。我们了解到,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已经占到40%以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严华国说。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中医馆建设,力争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闻得到中药味、感受得到中医药文化、接受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
严华国说,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带动基层中医药整体水平提升;鼓励和支持中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和中医专科联盟,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色优势,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二)《中医馆的现状》
一、中医馆真那么挣钱吗?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中医馆真那么挣钱吗?
中医馆从投资额来说从几百万到几亿不等的都有,比如圣爱国医馆、和顺堂国医馆、固生堂国医馆等都投资上亿,但真正都挣钱的不多。目前连锁国医馆主要经营模式仍然是以饮片销售为主,因此,利润率相对较低。但同样也有不少挣钱的国医馆,大多面积在300平米左右的小型国医馆,年租金30-50万,位置多在社区附近,月销售额在50万左右,这类型的轻资产投入的国医馆反而挣钱,而大型连锁反而举步维艰。
政策的利好,促进中医馆如雨后春笋般迸发,但是目前面临人才缺口,老中医资源匮乏,传承难,医师资源不稳定,加上中医馆管理不规范。要找到中医馆自己的发展路径,了解周围的医疗资源,发掘中医馆自身特点。
二,中医馆分类
1.大型综合性中医馆:功能类似中医院,名老中医集中是其重要特点。
2.健康会所型中医馆:在中医馆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延伸了更多健康服务,如有以膏方、药膳闻名的国医馆、参茸保健馆、正脊中心、养生食疗区、理疗SPA区等板块。
3.中型专科型中医馆:一般仅有3~5个中医师执业,以中医坐堂看病为主。
4.诊所药店业态中医馆:即一个药店一个坐堂中医,方便患者就近诊病以及销售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医馆的运营模式有哪些?
1、PPP合作模式,与三甲医院形成互补:品牌、科室合作、病房合作;
2、中医名医模式——名医邀约坐堂;
3、专科、专病发展模式:肿瘤、皮肤、妇科、骨科;
4、中医养生模式:中医养生——艾灸、拔罐、刮痧、治未病;
四、中医馆的盈利模式套索
1、拒绝卖药模式的经营,制定特色疗法与规范化治疗方案,实现中医药物治疗和外治的结合,疗效更好。比如:外敷+内服治疗疼痛,通过足浴治疗糖足、通过外治治疗月经不调等等。
2、拒绝过度的养生。所有养生项目,均由临床医师进行制定,并纳入疾病治疗方案当中,形成中医治疗+养生治疗,让养生也能治病。
3、建立具备中医特色的疗法中心。如肿瘤的火针治疗、中考高考压力中医纾解法、特色痧疗罐疗中心、失眠及抑郁症的外治与心理治疗等等。
4、选择上乘饮片,以适中的价格进行销售。因为很多医馆均定位为高端,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如果价格采取适中销售,会降低跑方率,不会对营业额造成影响。
五、中医产品化
除了医疗作为产品进行销售,中医的特色处方同样可以产品化。比如北京某医馆生产的某一款药酒,年销售额近1个亿。同样,人福中医单店一个月的药酒销售额也在10万元左右,同时还有固元膏、各类订制花茶、养生保健处方、中药面膜等等。将名老中医的思想转换为产品,也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中医馆的推广宣传
中医馆的推广,一是对业内的推广,二是对患者的推广。
1、业内推广是业内领导及专家对医馆的认可,这也是业内的品牌,树立业内品牌可以获得领导和专家的支持,让医馆发展速度更快。如:专家学术会议、与三甲医院联合课题申报等等。
2、对患者推广。这方面大家都是行家,百度、微信、头条、活动等等,一样都不能少。但不能依靠广告获得病人,广告只是一个进入渠道。多开展公益活动,也是医馆获得良好口碑的关键。
(三) 中医未来的发展
面向未来,中医馆有哪些发展趋势? 几个重要结论预测:
1、中医馆也要走向互联网+中医馆
移动医疗的迅猛发展,中医馆也概莫能外,下个阶段,中医馆的互联网+中医馆的模式有以下趋势:
(1)桌面终端或者移动终端在线问诊看病模式
不少中医馆利用社会或者自己开发出来的软件,免费让消费者和会员装机使用,消费者及时在线问诊网络中医生看病模式。也有预约名老中医到中医馆去看病的功能。但看病多以中医养生保健、慢病调理、预防为主题。只是在线咨询能解决的一般只是常见的小疾病。
(2)中医馆的O2O模式趋势
中医馆采取通过上门推拿服务的APP。比如推拿师。O2O平台连接散客和推拿师,实现双方的需求。以推拿为主要项目的企业就有百来家,发展较快,推拿作为中医的一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缓解疲劳,社会需求大。
其次是中医患互动的O2O模式平台,如看中医、易中医等医疗app开发。患者在应用里预约医生,线下就诊,不仅能解决患者病痛,还能优化医生资源。
(3)线下的中医馆结合线上的移动端趋势
在中医领域,早就有一些著名的中医馆,在互联网的促进下,开始转型。中医馆不仅给患者治疗疾病,还发展电商业务。销售中药便是其中大的一个业务。
(4)智慧药房互联网+模式趋势
康美药业的智慧药房,主要就是通过移动端、APP,把中医的处方传康美标准的GMP熬药车间,由专人熬药,全程监控、然后快递给各类客户。中医馆不再建药房,不再现场熬药,实现真正医药分开。这是以后中医馆的大势所趋。
2、医、药、技”三足鼎立,治疗与医生并重的多元化、综合化趋势
中国传统医学中包括:中药、针、灸、按摩等医疗方式,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医馆超过8成的营业额来自诊金和药费,说明患者目前更接收“以药治病”的治疗、养生方式。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篇幅是讲述针术灸法,古有云: 一针二灸三服药,国医馆在经营的过程中应加大针灸、艾灸、火罐、理疗、按摩等医技服务的宣传度。一是熟练的医技师治疗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提升国医馆盈利能力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的选择。
未来的中医馆医技服务会有:
•各种理疗项目:刮痧、理疗、按摩、针灸、艾灸、推拿、熏蒸、康复理疗
•中医药膳及中医参茸配制
•中医治未病: 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治疗未病与已病
•中医仪器检测
传统的中医馆主要是名老中医开放卖药为主,今后的中医馆一定是综合服务,尤其是体质养生、治未病、慢病防治调理结合。且养生、调理、保健的比例、比重还得加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3、开展特色服务项目趋势
避开中医院的项目,实施与其它中医馆有差异化的服务,开辟特色中医诊疗服务。比如中医妇科、特色中医儿科、中医美容科、中医鼻炎科、中医糖尿病科、中医脾胃科、中医腰椎病、中医骨科、中医睡眠科等特色科室服务。
以中医美容专科而言。女人的美,需具备四个条件: 首要的会吃中药美容类药食同源产品,需要中医师根据体质和个体差异推荐药食同源中药; 第二是会调理睡眠,通过中医药调理保证睡好; 第三性爱和谐了皮肤才会美; 这更需要中医妇科老中医来调理体内激素; 最后才是根据体质使用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4、中医馆连锁化经营,最大发挥老中医的作用
未来,中医馆连锁化是必然趋势。让老中医和名老中医多点执业,就可以解除更多的消费者看病需求问题。通过中医馆的连锁化形态,深入到县镇开中医馆,就可以解决民众看中医的便利性问题。
5、中医馆异业联盟获取客户趋势
中医馆一但多起来,来客数不足就是最主要的问题,因此其获客能力必须设法提升,因此医药异业联盟获取客户资源必将成为趋势。
中医馆应该主动联合体检机构,把体检结果亚健康或者身体有问题的顾客的体检信息,做成中医馆的顾客健康档案,预约时间,让体检有问题的人到中医馆来就诊治疗或者调理干预,给予系统治疗、调理、保健方案。
当然中医馆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直接到接受体检医疗机构去,给体检查出有问题的顾客进行医疗保健、健康讲座、调理养生治疗方面的周到服务。
第三是通过提供中医体质养生的鉴定与系统调理服务获取客源。
中医认为,体质和我们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健康出现问题,通常就是体质出现明显的偏颇导致的。
6、中医馆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规模连锁药店的标配
《中医药法》的实施、连锁药店客流竞争的加剧、医药分家的促进,必将加快中医馆的井喷式发展,我们认为中医馆还有3-5年高速黄金发展期。此后随着数量的增加,发展将进入缓慢期,开始比拼系统的内部管理升级能力。
7、国医馆顺应分级诊疗趋势,满足基层医疗市场需求趋势
目前我国二三级医院承载了全国35%的就诊人次,病床使用率超过99%,但数量占比高达96.2%的基层医疗机构却仅承担了60%左右就诊人次,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顺应国家分级诊疗就医模式,国医馆具有明显的天然优势:
(1)中医诊疗不依赖大型诊断仪器设备,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各种疾病及身体整体情况进行诊断、治疗、调养,具备全科医生特性,契合基层市场医疗需求;
(2)患者对中医师的信赖度建立于中医师个人,突破西医治疗依赖医疗设备和诊疗环境,使轻、慢性病人的选择增加,不再仅依赖二三级医院。
本文对目前中医馆的发展作了详细的探讨,但是中医馆的发展基于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
最根本的核心问题:康复之后,患者出现新的问题或者是旧的问题间隔复发,原因何在?难道说人必须要生病呢?人怎么才能不生病?如何让健康持续?如何拥有持续性健康?且看下回分解。
敬请继续关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禅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