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病的多了!医生:万病出表皆是好事
长疮的少了,生大病的多了
有人说现在人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医疗技术越来越好。但我们日常感受到的似乎与此有差距:时下肿瘤类、器官衰竭类、心血管类、中风类的大病越来越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且呈年轻化趋势。
这到底是医学的问题,还是生活方式的问题?就此我们找到古中医研究者求证。
为什么现在生大病的越来越多了?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了。导致大病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污染;现代人的欲望和压力过大,烦恼太多;比如食品激素农药转基因问题。外部的东西不可控,情绪和饮食相对来讲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很多人表示,情绪的控制也很困难;清淡适量的饮食和吃素相对容易做到些。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我想讲一些大家可能不太注意,事实上是可以避免的因素。我小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长疮的人,大人长疮很常见,小孩子长疮的就更多了。有的孩子一头的癞疮,或者身上一会这里长个结子,那里长个疖子的很普遍。现在长疮的人少了,生大病的却多了。
生疮和生大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有一句俗话:万病出表皆是好事。在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的体系里面,人体自然排病的出口无非是“表”和“里”。表是人体的体表(包括我们的皮肤、肌肉、骨骼;里就是我们的消化道,上下都能通向外界)。当今西方医学也同样认为大小便和周身皮肤毛孔是人体最大的两个排毒通道。既然如此,长疮可以认为是日常排不了的毒素通过长疮这种模式集中的来排。炎症长在皮肤上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病,如果长在心脏上,那就是心肌炎,是大病;长在肾上,肾炎也是大病。如果毒素不从体表通过长疮的方式出来,而是从身体里面出来,那就有可能是身体里面的炎症,甚至是癌肿类疾病。
现在我们看到的的确是这样,长疮的人少了,长肿瘤的越来越多。我奶奶年轻的时候得过一场大病,胃里长了一个东西,吃了很多的药也不见效,最后索性也不吃药了,卧床养病拖日子,拖了几年之后,有一天半夜她突然肚子痛,拉了半马桶的黑血,从此就霍然而愈了。这就是人体自己蓄积能量,把病从“里”排出来了。所以你看,只要人体能够自己排病,很多大病也是可以霍然而愈的,这种情况在病人中并不少见。
为什么现在长疮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有反思过抗生素这个因素。关于抗生素的危害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楚了。抗生素是抗菌消炎的,炎症普遍认为就是细菌滋生引起,所以需要消灭。如果人体需要靠腹泻来排毒,就需要肠道里面有细菌。其实,对于人体而言,细菌只有在人体内因具足的时候,比如人体里面有过多的热和湿,细菌才会大量滋生。内因不具足,就算是做清洁工作的,接触大量细菌,也不会感染发炎。抗生素把细菌都消灭,人体的发炎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有的人看到一点点炎症就去用抗生素,这等于是把自体排毒的机会减少了,累积下去,很可能一出现就是大病,就是肿瘤。
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平时不怎么吃抗生素,也不大去医院,好像也不怎么长疮。
我们的食品,尤其是肉类,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抗生素是滥用的。前段时间有新闻报道说,在很多儿童体内检测出来兽用抗生素。所以不能说不吃西药片不打针,体内就不会有抗生素。从我个人来说,我几乎是不吃西药片的,小时候每年到了春夏或者秋冬换季的时候,身上都会长那种大红疙瘩,很痒,一个星期十来天的就自己退掉了。其实每年长这么一两次疮,身体是比较安全的。但是成年后,这种疙瘩几乎就没长过了。说明这和年龄增大,气血运行的旺盛程度也有关系。所以我们要多运动,保持身体的年轻态和通畅。最好多做蓄积能量的运动,而不是消耗能量的运动。有些大汗大强度的运动做完后,损伤了气血,过后反而不利于人体把毒素排出。我刚学太极的时候练站桩,站桩是以收敛神气和能量为目的的静态运动。大概站了一个星期后,身上就开始长那种小时候长的痒疮,已经很多年没长了,长的位置都和小时候一样,大腿内侧比较多,当时心里特别高兴。
关于防治大病,在生活习惯上你有什么样的忠告?
你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回答得差不多了。饮食、运动、情绪之类,当然这些都说得很多了。有人会说,有的人一辈子喝酒吃肉,也很长寿,你为什么却总劝我们不要喝酒,不要吃肉?我就有个亲戚喜欢喝酒吃肉,三天两头喝醉,活了九十多,但他心态很好,就算你告诉他家里房子着火了,他也要把酒喝完了再回去。这样的人,他饮食上的毒素摄入较多,但没有情绪毒素。人体其实没有那么脆弱,只是我们一般的人都是既管不住情绪,也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那就危险了。我提倡吃素,至少运动少的要吃素,超出人体所需,不能吸收的营养是会变成垃圾毒素的,何况肉类的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和激素很滥用。现在的人还有一个误区,认为体检指标正常,就万事大吉,该吃吃该喝喝,情绪也不节制不管理。他们忘了体检查的是结果,你没有产生这个结果,只表示你暂时安全,但是有了结果,很可能就已经晚了。接触病人多了就会发现,得大病的没有冤枉的,一定会有不好的生活习惯,只是有些坏习惯病人自己认识不到,以为没什么。
很多朋友咨询养生总喜欢问吃什么能养生?相比而言,其实这是作用较小的方法。给一些建议的话,比如茶叶、木耳、海带、以及大部分蔬菜都有比较温和的排毒、散体内淤结的作用。尤其是绿叶类的蔬菜,蔬者疏也,同音通解,在古人经验里就是疏通清解的药。需要提醒的是,排毒的药物一定要慎用,一般来讲这类药多少有些伤气血伤脾胃。中医讲辨证施治,同一种药不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的,用不对的话,毒素没有解决,伤了身体的很多。
营养中毒的一代
食不兼味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怎么补充营养?问一天要吃够几种谷类蔬菜肉类是好,问牛奶是否对人有益,各色保健品是否需要,虫草灵芝西洋参好不好。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先人很早就给了我们答案。我来讲几个古老的“新观念”,《黄帝内经》提到饮食有节,食不兼味。何为食不兼味呢,就是我们一天吃东西只需要一两样不是多样,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记得小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身体不舒服,生病了,老人看看常会说是孩子吃杂了。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女儿感冒了,当太医来给看病,说不用吃药,饿两顿就好了,贾宝玉生病时也是减食为主。当时贵族大家庭对待疾病的主要观念都是减少饮食,所以我们中国的理念中,无论是医学的权威著作《黄帝内经》还是农村老百姓或者贵族,对于健康生活的态度都是以减为主,做减法,和简单为主,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这样,其实我们现在很多营养观念来自于商家。说人一天需要很多种蔬菜营养,说身体缺乏蛋白质与微量元素,其实这些宣传大多都源自于商家。商家的宣传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广告语不断进入我们的大脑,间接地形成了一种看似符合科学的理论,事实上,商家做这些广告,也主要是为了卖产品。说大家缺乏,商家反复宣传推广,人们便会担心所谓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不良反应,这样顺水推舟拿出产品,大家便理所当然前去购买了。
事实上,我们人类现在处于一个营养极度丰富的时代,如果说我们现如今还缺乏营养的话,那纵观整个历史,人类估计早就生存不下来了。街口随处可见超市,农场也大多数都是自动化生产收割,我们每天都可以都吃肉,可以吃到各色食物,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以前人们生长在什么地方,就只能吃当地所产的食材。
营养中毒
当今常见的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事实上都可以归类于富养性疾病。
我们讲一个医学上的认识:一切元素,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是营养,当超过了便是毒素。比如脂肪肝,多发于喜欢吃肉,饮食不节制的人,很年轻就得了脂肪肝,因为摄入了过多的脂肪、蛋白质、营养,人体吸收不了,也代谢不掉,便囤积在肝;当人体内这种过滤不掉的营养素大量的沉积于血液中,便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比如说我们常提及的重金属,大家现在都很关心重金属问题,经常听到重金属超标重金属中毒这一类说法,但其实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的重金属基本都是人体所需要的,也就是说,当人体需要的时候这些重金属便成了营养素,当总量超过了人体所需便会导致中毒,成了毒素。所以中国传统医学中讲凡物皆有毒,在范畴之内便是营养,超过了的话,人体要代谢排斥出去,这就产生了毒理反应。
这不仅不益于人体的健康,反而伤害人的身体。由此我们明白,一切在人体需求之内的,便是营养,一切超过人体所需的,便是毒素。古人讲清淡饮食七分饱,是告诉我们这是健康范畴,节制是最好的医术,当我们吃得过饱、摄入过多的时候,人体便会发生问题。
人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身体越来越趋于安逸,饮食越来越趋于丰厚,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营养中毒的人比较多。
颠倒的饮食观
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们人类目前处于获得营养非常便捷的一个时代,目前整个现代社会是营养普遍过剩的。反观一些长寿国家或者地区,比如日本,日本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很清淡的,营养摄入也比较简单,至今还有一些老夫妇,还是每天两个人只煮一个鸡蛋,熟了以后拿出来,切了一人一半,一人一天只吃半个鸡蛋;广西巴马,巴马长寿闻名世界,巴马那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呢,在山区里,交通不方便。田里如果种的是红薯扁豆茄子,农夫就是吃红薯扁豆茄子,所有人都一样,吃的都是当地产的这几样食物,反而这种地区,长时间维持这种生活习惯重复单一饮食的人们更长寿。包括很多偏远地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都不错,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开始说的问题——中国人几千年实践下来的传统,关于食不兼味,关于清淡饮食。
中医究竟是什么,可以这么说,中医是一个几千年的经验学科,现代医学探索的时间还非常短,中医则是几千年的经验实践下来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思考。
营养中毒的常见反应
头晕脑胀,睡醒不解乏,午后犯困,胸闷心烦,肤色晦暗粗糙,面上油光,便粘便不爽,易怒易嗔,欲念丛生心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