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腹胀难受?别无视!那是身体健康向你发出的警报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胀、上腹痛、恶心、烧心、嗳气、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在我国,该病患病率高达23.5%。
近期也有不少病友问到,经常消化不良,腹胀,但是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常消化不良,多半是肝、脾出现问题了!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在祖国医学中,早有相关论述记载,《黄帝内经》曰“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有记载“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从历代医家的理论基础及现代医学实践中可以发现,该病病位在胃,并与脾、肝密切相关。2017 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指出,该病病因在于外感、内伤、先天禀赋不足等,其病理表现多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实邪为标,基本病机是脾虚气滞,胃失和降。
也曾有学者以中国知网所有文献资料为主,检索2000年至2011年近10年关于消化不良等中医辨证的文献,统计分析发现,该病病机病性以气虚、气郁、气滞最为多见。
由此可见,在消化不良的患者中,属脾虚气滞者居多。
脾虚则运化无力!中医认为,脾胃居中焦,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若因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饥饱无常,嗜食辛辣、肥甘厚味等,均可损伤脾胃,使得饮食积滞,壅堵中焦,气机阻塞,致使脾运失健,胃降失常而发病。正如《素问·痹症篇》曰:“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亦有云:“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或多食寒凉,胃中寒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均指出,脾胃运化失司,可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消化不良与胃动力出现障碍有密切的关系,约56%的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排空减慢,30%的患者存在肠动力障碍的症状。
肝郁则气滞!消化不良的病位在脾胃,但其发病与其他脏腑相关,其中尤以肝脏最为密切。正如《知医心辨》曰:“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肝主疏泄,肝与脾互为因果,如《读书随笔》云:“肝者,贯阴阳,充血气,提升降之枢也”。若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等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肝失条达而横乘脾土而发为本病,正如《血证论》所记载:“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景岳全书·痞满》亦言:“若怒气损伤肝脏,导致肝气不平从而引起痞满。”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当以理气健脾为治疗关键!张绍才龙南中医团队指出,中焦气机失常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的主要病因,临证常以脾虚为本,气滞为标,脾虚气滞为绝大多数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所在。故此,在治疗上,多以健脾理气贯穿始终。
在临床辨证上,若为肝气郁结,可以柴胡疏肝散合越鞠丸加减治疗;若为脾胃气虚,则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若为肝气犯胃,则可选四逆散合沉香降气加减治疗;若有湿热滞胃,则可选三仁汤化裁使用。若为食积而造成胃部不适,则可加焦山楂,神曲、半夏和茯苓等调理肠胃,健脾消食。总而言之,需随证灵活运用。
比如患者张女士,今年64岁,自述“间断胃脘痞闷不适30余年”,多为情志不遂时出现胃脘部痞闷不适,食后尤甚,于当地医院查胃镜,并未见明显异常,故未予以治疗。此后间断发作,平均每月1-2次,自行服用参芪颗粒、逍遥丸等中成药可稍缓解。近期加重,少食腹胀,伴有口干欲热饮,晨起口苦,纳差,小便调,大便干,眠欠安,于是到门诊就诊。观其舌可见舌淡红,舌体胖大有齿痕,苔黄腻。予以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方用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太子参、炒谷芽 、炒麦芽、炒苍术、炒白术、酸枣仁(捣碎)、首乌藤、郁金、玫瑰花、合欢花、生姜、大枣,6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并嘱咐注意情志调畅,慢慢做到心平气和,加强锻炼。复诊自述症状大有改善,故效不更方,嘱继续服用6剂,以巩固疗效。药后2月随访,胃脘痞闷未再发作。
本案例中,患者的胃脘痞闷初起以肝气郁结为主,病情迁延,肝木克犯脾土,出现虚实夹杂;舌色淡红而苔黄腻可知属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壅滞故见胃脘痞闷。综上,该患者属中焦稳态之虚实、寒热、升降、情志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调,其中又以情志为主。方中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辛开苦降,加入炒谷麦芽和苍白术以健脾助运以调升降,郁金、玫瑰花、合欢花疏肝理气以调情志,重用酸枣仁且捣碎以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并嘱咐注意心理调节,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情绪不畅,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二者相合,结合其自身病情,着眼于整体,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灵活选择治疗重心,合理选用药物来调整寒热、虚实、升降、燥湿,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