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不爱吃饭、疳积等,教你8个实用方法,调理好孩子脾胃

文 / 羊爸爸育儿
2021-03-21 00:17

前几天晚上,我家小姑娘踢了被子,还把上衣撩起来。等我半夜里模糊中摸到她的时候,整个肚子都冰凉冰凉的。睡眼惺忪的我想,咋办呢?我就把她搂过来,盖好被子,把我的手掌捂住她的小肚子,掌心内劳宫穴贴着她的肚脐眼。

还好,第二天醒来,她啥事都没有。

记得还有一次小姑娘更小的时候,也是半夜里,睡着睡着突然大哭,怎么哄都不停。她那时还不太会说话,摸摸额头有点凉,再摸摸肚子也有点凉。我就给她肚脐上涂点中药的药油。很快地,她安静下来了,接着就继续睡觉。

这次我们要谈的用肚脐来治疗孩子的问题。

肚脐,是个神奇的存在。从小时候就知道肚脐很重要,因为和爷爷奶奶一起睡觉的时候,他们总是为我们盖好肚子,夏天也盖。肚脐是孩子和妈妈一生相连的印记。从中医的角度讲,肚脐也是个兵家要地。肚脐,穴位名字叫神阙(shén què),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神阙:神,指人之元神。阙,宫阙,门观;又同缺。意为元神出入之处与所居之宫阙。脐为腹之缺,故神阙有如元神出入之缺口。

这个位置,非常容易吸收外在的气,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肚子不能受寒,但同时肚脐也可以吸收药物治病。是我们的第二个嘴巴。

中医用灸法,在神阙上治疗多种疾病。神阙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还能健脾胃、理肠止泻。

《铜人针灸经》:“神阙,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状如流水声。”综合以上,小孩子的肚子不舒服,包括:腹痛、腹泄、腹胀、便秘、肠炎、呕吐、厌食、疳积等,以及调理脾胃,都可以用神阙穴,而且临床上使用发现效果不错。

今天我们整理了一些肚脐贴,适合于已经初步学习了解过六纲辨证的妈妈们,在家护理肚子不适的孩子们。特别适合家有喝中药困难户,喜欢绿色外治疗法的妈妈们操作。

1.暖脐膏

是一个OTC药品,成分是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八角茴香、木香、香附 、乳香 、母丁香 、没药 、肉桂 、沉香 、人工麝香做成。这些都是温里散寒,行气止痛的中药。用于寒凝气滞,少腹冷痛,脘腹痞满,大便溏泻。加温软化,贴于脐上。六纲上来讲,是一个太阴用药。

也就是小孩肚子疼,肚子摸上去不烫,喜欢被按摩,可能拉稀,不是积食,这样就可以用。如果可以买到,看成分差不多的,就可以直接使用。

2.黑胡椒散

是一个OCT外用药品,这个我们自己就可以制作,用黑胡椒,可以直接洒在肚脐里面。黑胡椒,辛辣,我们知道吃胡椒是可以治疗感冒的,所以用在肚脐里呢,能够温中散寒,止泻。用于小儿中寒、腹泻、腹痛。

和上面的暖脐膏一样,也是寒为主的腹痛可以用,如果感冒伴随有太阴问题,也可以一起用。

3.丁桂儿脐贴

这个比较常见,是由丁香、肉桂、荜茇做成。这三位芳香类的中药能够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用于小儿泄泻,腹痛的辅助治疗。也是寒性的腹痛拉肚子可以用。

孩子拉肚子的时候,如果看味道是腥臭的,那么寒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以上脐贴,都是适合孩子寒性的肚子疼痛和拉肚子。寒主收,收则不通,不通则痛,痛滞中焦,那么肚子就会难受。寒性的肚子不舒服症状有:肚子隐痛,喜按,大便偏稀或水样,不臭或者偏酸,脸色发白,舌苔发白或者白厚腻,喜温水,手脚发凉,食欲减退等等。寒则热之,脐贴均为芳香行气,温中散寒的中药。脐贴直接贴在皮肤上,注意脐部皮肤破损及有炎症者,大便有脓血者忌用;敷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另外,如果孩子皮肤比较敏感,可以在使用前用姜汁涂一下再贴,可以预防对胶布的过敏。

另外还有一些可以自制的脐贴,制作简单方便,可以自己制作使用。

4.姜葱泥(葱豉汤的变身)

配方:新葱白头3枚,生姜2片,淡豆豉10g(这是葱豉汤的变身,发汗解表消食,生姜辛辣能驱寒)

制法:先将淡豆豉捣碎,再加葱白、生姜,少量食盐,捣烂如泥,用药泥填满肚脐后胶布固定,每半天一换。

适合的是风寒感冒,或夹积食,六纲上是太阳为主,可以有一定的阳明积食证据,适用情况举例:感冒流涕打喷嚏,怕冷,或者还兼有舌苔厚腻,口臭,便秘或者大便发臭

5.苏豉散(银翘散变身)

配方:淡豆豉、紫苏、薄荷、连翘、桔梗等量打粉或捣烂(类似于银翘散的变身,淡豆豉薄荷连翘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

制法:加一点75%酒精以消毒,趁酒精没挥发完湿药是湿的,把药泥填满肚脐后胶布固定。

适合的是风热感冒,或夹积食,六纲上是适合非积食阳明为主,可以有一定的阳明积食证据。

适用情况举例:感冒流涕打喷嚏,怕热,舌质红,舌苔发黄或者还兼有舌苔厚腻,口臭,便秘或者大便发臭。

6.五炒饼(焦三仙加强版)

配方:炒神曲 炒麦芽 炒山楂 炒莱菔子 炒鸡内金 各等量(焦三仙的加强版,促进消化)

制法:一起打粉,与黄酒或温水调和用法:药泥填满肚脐后胶布固定,每12小时左右一换,5天为一个疗程,可连续使用2个疗程

适合积食症(不想吃饭、肚子胀、有口气,舌白苔腻)六纲上是阳明太阴,需要有阳明证据。

7.黄白三仙散(焦三仙的超级版)

配方:大黄、大白(槟榔)、焦三仙、干姜各10g(焦三仙的超级版,大黄苦寒,破积滞,槟榔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焦三仙消积化滞,干姜温中散寒)

制法:一起打粉,与醋调和用法:药泥填满肚脐后胶布固定,每12小时左右一换适合:厌食症并便秘六纲:阳明太阴,必须有阳明证据适用情况举例:寒热夹杂,长期不爱吃饭,体重增长缓慢,脸色发黄发白,口气重,便秘,嘴唇发红,舌苔厚腻,肚子鼓胀不喜按等。

8. 一香二白散(祛湿健脾)

配方:藿香 白芷 白术 佩兰 槟榔 山药 扁豆 砂仁 黄芪 党参更等量(祛湿暖胃健脾,行气止痛的中药组成)

制法:一起打粉,与黄酒或温水调和用法:药泥填满肚脐后胶布固定,每12小时左右一换适合:厌食症(脾虚气虚类型)六纲:阳明太阴,太阴为主适用情况举例:寒热夹杂,长期不爱吃饭,少言懒动,体重增长缓慢,脸色发黄发白,口气重,肚子鼓胀喜按,大便发臭,大便干硬等.

此外,还有大家均熟悉的调理用的南怀瑾脐贴、艾绒贴都可以在辨证后使用的。红豆包、炒盐包等等也是适合给孩子温敷肚子的。来不及准备的时候,跟文章开头一样,把自己手搓热,捂住孩子肚脐,替孩子暖肚子,也是能缓解。记住,孩子肚子不舒服的敷贴,只是治疗症状,最重要的仍然是平时的养护,七分饱,常给孩子多轻揉肚子,避免寒凉生冷油腻的食物,避免受寒。

写在最后的:

1.肚子不适,饮食清淡易消化,需要忌口,寒凉生冷辛辣均暂时不吃,肉蛋奶水果暂时不吃。清淡的饮食能让疾病好得快一些,再快一些。病时可能出现食欲不好,原则是不饿不喂。

2、拉肚子次数多时,可熬些大米油或者小米油,补充津液。不必强喂,原则依旧是不渴不喂。

3、一般在家护理两天左右,如若病情未得到缓解,请及时就诊,勿耽误了病情。如若出现脸色发白,腹部鼓胀严重或者疼痛严重,出大汗等,也请立即就诊。

4、两周岁以上未驱虫的孩子,如若每天喊肚子疼,则应考虑是否寄生虫感染。两周岁以下的孩子的药物敷贴时间减短些,以防敷贴时间太久,造成皮肤过敏。

温馨提示:

中医一贯注重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文章涉及的用药请勿刻意模仿。

若评论中出现偏方及药物推荐,请保持自己的判断力,不要轻易套用药方。

如果需要协助梳理孩子的情况,可在评论中留言或发送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