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寒痰热痰的三个标准,六种常用治疗白痰的中成药
中医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其意是指痰饮能引起很多种疾病,而并非是说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痰饮导致的。
中医痰饮的概念包括范围很广,泛指体内水液代谢出现问题,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症。
水占成人体重的65%,当人体发生疾病时,都会首先影响到水液的代谢,这也导致在所有疾病当中,痰饮病是最多的。只不过有时痰饮为主要症状,有时为次要症状;有时为病因,有时为病果。
我们通常所说的咳嗽有痰,是中医痰饮的狭义概念。但基本的发病原因与治疗原则同广义痰饮是一致的。
咳嗽有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多是由外感引起,但也有不少并没有外感症状的,痰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处理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麻黄
有人认为有痰就是上火,所以会选用清热解毒药物、清肺化痰的药物。
有人认为有痰就是有炎症,所以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有些有痰症状会伴有咳嗽,所以会也使用镇咳药、抗过敏药物、激素类药物。
并不是说上述方式皆不足取,而是说痰的治疗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采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认为有痰便是有火,一旦有痰便使用清热化痰药物的情况是很普遍的。这种情况在药物市场上也体现得很明显,清热化痰类的中成药,无论是品种还是销量,都远远多于温肺化痰类的药物。
半夏
1 黄痰多属热痰,白痰多为寒痰或湿痰。应当注意:晨起前几口痰由于在体内时间长往往多会发黄,并不具有诊断意义,还要观察此后痰的颜色。
2 稠浊痰多属热痰,清稀痰多为寒痰。
3 晚上咳嗽较白天明显多寒痰,反之则为热痰。如咳嗽明显而痰尚不多,或如孩子有痰但还不会吐痰,则可参考白天与晚上的症状差别。
辨出痰的性质之后,就比较容易选择合适的药物了。热痰选用清热化痰药物,寒痰选用温肺化痰的药物,湿痰就选用燥湿化痰的药物。
当然,寒痰与黄痰也可相互转化,这就需要在用药过程当中也要密切观察痰饮以及身体其他生理的变化情况。
下面就介绍几种治疗寒痰或湿痰的药物。
1 、二陈丸
《医宗金鉴》:诸痰,皆宜二陈汤治之。
二陈丸只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却不但具有燥湿、化痰的功能,也具有理气、和胃的效果。是中药化痰的基础方,很多化痰方剂都可以看到二陈汤的影子。
二陈丸之所以被视为化痰的基础方,是因为仅仅四味药就具有理肺、和胃、健脾的功效,对痰的治疗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从而为化痰提供了最基本的解决方案。
二陈丸的缺点是药味简单,如果症状复杂,就显得药力不够,顾此失彼了。
二陈丸功效为燥湿化痰,如是热痰,可加黄芩、黄连;如是寒痰,可加干姜、肉桂;如是气痰,可加厚朴、苏叶;气虚有痰,可加人参、白术(六君子汤)。
茯苓
2 通宣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是在二陈丸的基础上加入紫苏叶、麻黄等辛温解表的药物,所以通宣理肺丸具有二陈丸所不具有的解表功能,适合于咳嗽白痰并伴有风寒感冒等症状的治疗。
3 杏苏止咳颗粒(糖浆)
杏苏止咳颗粒(糖浆)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杏苏止咳颗粒出自通宣理肺丸,但这并不说明它的功能就弱于通宣理肺丸。通过药量配比的不同,药物的功能和主治也会出现不同。
由于润肺的杏仁、理气化痰的陈皮,促进痰液排出的桔梗成为主药,杏苏止咳颗粒更适合风寒感冒初期,口干、咳嗽明显,但痰还不是很多的症状。
如果痰量很大,且容易排出,杏苏止咳颗粒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
紫苏
4半夏露颗粒
半夏露颗粒解表的作用比较弱,更侧重于化痰。是一种治疗白痰效果很好的中成药
5风寒咳嗽颗粒
风寒咳嗽颗粒也是一种很常见的治疗寒痰的中成药,适用于外感风寒,同时具有痰多咳嗽,胸闷气喘的症状。
6 小青龙颗粒
小青龙颗粒源自《伤寒论》名方小青龙汤。
适用于外感风寒、水停心下证。患者一般具有干呕、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不能平卧等症状。
通过观察以上这些化痰名方或常用药的组方,可以如如下所得:
1、治痰要分清寒热,否则便会南辕北辙。
2、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痰饮的治疗总诀。过于服用清热解毒性质的药物,或饮食寒凉,对痰饮的调理都是有害的。
3、治痰而不能只着眼于痰,除了要调整肺的功能外,脾、胃、肾的调理也很关键,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4、化痰不镇咳。感冒进而出现咳嗽有痰的症状,是疾病的正常发展过程,要因势利导,而不能强行镇咳。
5、感冒伴有咳嗽有痰,要以感冒的治疗为主,化痰镇咳为辅。治疗外感的中药或中成药,均有疏风宣肺的作用,对肺功能具有很好的调理功能,这对于痰饮的发生能起到最为关键的控制作用
6、应当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应当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以上是六种比较常见的治疗寒痰或湿痰的中成药。当然此类药物还有很多,比如三拗片、麻黄止嗽丸等都效果很好,但却因为不同的原因而不能广泛地流通。
中医在治疗痰饮的治疗上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有很多被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方剂,而中成药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销售,做的都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