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使用中药治疗胃病?中草药的和胃作用有哪些?

文 / 李菲讲健康
2021-03-08 09:09

一直以来,中草药的防病、治病作用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认可,尤其是

中药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时,具有比西药更好的疗效以及更少的副作用。

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

纯中药制剂的治疗作用至少存在这样几大好处:

1、

中医认为胃、脾各为表里,互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中药制剂不仅对脾、胃有综合治疗补益作用,而且能调和肝胃,因果皆治。

2、

中药治疗胃病具有治疗与调理双重作用,独到组方能够直击病灶,驱除病气;

中药天然成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能修复破损的胃黏膜,消除胃病反复发作根源,因而复发率低,疗效持久。

3、

中药取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较安全。

4、

中药不致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人体也不会对中药产生依赖性。

患者选用中药治疗胃病的关键是对症治疗和持续治疗。当然,必须经中医师诊断处方,不能擅自用药。

中草药的和胃作用是指

中草药具有调和胃肠功能,有助消化、止酸、导滞、通便等作用。

(1)和胃降逆法

用于治疗胃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陈皮、半夏、生姜、甘草、白芍、竹茹等,常与理气药配伍使用。常用的代表方剂有二陈汤、小半夏汤、温胆汤。

(2)止酸法

用于胃酸过多,如溃疡病、胃炎等。常用止酸药物,如乌贼骨、煅牡蛎、吴茱萸、甘草等。代表方剂如左金丸、乌贝散。

(3)消导法

有开胃消食的作用,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常用药物以山楂、神曲、麦芽、内金为代表,方剂如保和丸。

消导药大多有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食物的作用。

食滞常是气滞和气虚的表现之一,治疗上消导药常与理气和补气药同用。

(4)导滞法

主要用于治疗胃肠湿热、胃炎等,药物以槟榔、枳实、大黄为代表,方剂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

(5)通便法

用于大便秘结。以芒硝、生大黄、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为代表。方如有大承气汤、麻子仁丸、大黄附子汤等。

通便药能刺激肠道引起腹泻,或润滑肠道促进排便。(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