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用药膳调治更安全有效

文 / 老道聊健康
2021-02-10 09:22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是指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发病原因不一,可因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本病以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为最常见,多有食欲不振、食少等消化不良症状。药膳调理不仅可以祛病疗疾,而且可收“淡食以养胃”之功,一举两得。现介绍几款慢性浅表性胃炎常用药膳如下。

白术猪肚粥

白术30克,猪肚0.25公斤,粳米0.1公斤,生姜适量。将猪肚洗净切成小片,白术、生姜加水1000毫升,煎沸30分钟,去药渣取汁约600毫升,再加猪肚、粳米同煮成粥,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脘腹作胀、大便滞下等症。

包心菜粥

包心菜0.5公斤,粳米0.1公斤。先将包心菜洗净、切碎,加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再煮20分钟,将菜捞出后,入粳米慢火煮粥。温热服食,也可早晚分食,每日1剂。

功效:健脾养胃,缓急止痛。适用于胃部隐痛、恶心、呕吐等。

马铃薯糊

马铃薯0.25公斤(不去皮),蜂蜜适量。将马铃薯洗净、切碎,加水煮成糊即可。服用时加蜂蜜。清晨空腹食用,连服15日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即有明显效果。

功效:健脾利湿,和中养胃,宽肠通便,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隐痛不适、食后胀满、脾虚食少、疼痛加重等。

陈皮香附汁炒鸡

陈皮20克,香附15克,佛手10克,嫩公鸡肉0.1公斤,葱白、生姜等调味品各适量。鸡肉洗净,切小块备用。将生姜切成米粒状,葱白切碎。将陈皮、佛手洗净,醋炒香附,三者放入砂锅中加水煎取药汁200毫升。将鸡肉先用热油锅炒,然后兑入药汁,加适量清水,先以旺火煮沸,再以文火焖至药汁干涸,放姜、葱、料酒、酱油炒拌而成,每日1次,连吃3~5日。

功效:调中开胃,理气降逆,燥湿化痰。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之脾胃虚弱,肠胃气滞证,症见脘胁胀痛、食少不化、嗳气、恶心呕吐、二便不利等。

甘松粥

甘松10克,粳米0.1公斤。先加水将甘松煎煮,取汁150毫升,另将粳米煮成稀粥后,入甘松汁,煮5分钟即可,分早中晚3次空腹服。每日1剂。

功效:理气止痛,醒脾健胃。适用于气闷胸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寒呃逆、呕吐的慢性胃炎患者。

玉竹粥

玉竹20克,粳米0.1公斤,冰糖适量。先将玉竹洗净,加水1000毫升,水煎去渣取浓汁约500毫升,再加粳米煮为稀粥,加冰糖调味,分3~4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养胃生津,滋阴润肺。适用于胃阴不足、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胃脘隐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

桂皮山楂汤

桂皮6克,山楂10克,红糖适量。先加水将桂皮、山楂煎煮15分钟,后滤汁加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每日分2次服。

功效:温胃消食,散寒止痛。适用于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消化不良、打嗝嗳气等。

苏子粥

苏子15克,大米0.1公斤。将苏子、大米淘洗干净,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旺火上烧沸,再改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早晚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解表散寒,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怕冷、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

神曲粳米粥

神曲15克,粳米0.1公斤。先将神曲捣碎,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积难消、嗳腐吞酸、脘闷腹胀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