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档案:右上腹胀痛半年,中医疏肝行气、消肿散结治疗慢性胃炎

文 / 健康那点真相
2021-02-03 18:14

张某某,男,60岁。

右上腹痛撑胀作痛半年多,同时伴有嘈杂泛酸、脘痞纳呆、溲黄便干。

在当地医院确诊慢性胃炎,服用西药病情不见减轻,体重下降5公斤,精神不振,舌质红,苔少,脉稍弦紧。

腹部触诊右上腹部有压痛,电子胃镜检查见胃窦、胃体部充血水肿,有散在小糜烂出血点,提示浅表糜烂性胃炎,腹部超声肝胆胰脾未见异常改变。

此辨证为肝郁脾虚,湿热内阻,气滞血瘀,络脉受损。

治宜清胃化瘀,疏肝行气、消肿散结,和胃止痛。

方用清胃化瘀汤化裁。

方药:蒲公英30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黄连10克,吴茱萸6克,厚朴15克,苏梗15克,川楝子6克,元胡30克,白芨15克,大黄5克。取药10剂,水煎2次,混合,分两次早晚空腹服。

同时嘱其按时进餐、以七分饱为宜,清淡饮食,禁烟酒,少生气。

二诊:脘痛痞满明显减轻,偶有泛酸嘈杂,食欲增加,精神改善,大便通畅,腹部压痛消失。

舌脉同前,继予上方10剂以巩固治疗。

三诊:在当地按上方又连续服用20剂,自觉症状均已消失;

三天前因食用过夜韭菜水饺,右上腹痛、泛酸嘈杂、脘痞纳呆复现,大便2日未行,舌红苔白,脉弦紧。

辨证同上,方药同前,10剂,嘱饮食调理三月后随访病情未再反复。

按语

清胃化瘀汤是刘启廷创建早、使用频率高的有效方剂,该方组方严谨,遣药精炼,主方通用,收效速捷。

如瘦人阴虚伤津,口干口渴,胃镜检查多提示萎缩性胃炎,可在基础方中加石斛、玉竹以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如胖人,多见湿热或痰湿阻胃,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或有溃疡,可加半夏、陈皮、白芨、海螵蛸等以燥湿化痰,敛疮生肌;

如性情急躁、嗜酒的病人,多伴见食道烧灼痛,胃镜检查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可在基础方中加半夏、降香、陈皮、生姜等以降逆和胃。

在服药放方法上,刘启廷选用适时的服药方法,使药物直达病所,否则,增加了胃肠负担而起不到应有的疗效。

此方宜晨起和睡前空腹服用,以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长时间的发挥药理效应及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刘启廷还告诫患者,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冷热不适,或醇甘厚味,或情绪不稳、肝火犯胃,均可加重病情;

故在服药的同时,主张三分治疗、七分调养,以精神调节、合理膳食、药物治疗三方面配合,以获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