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支招:听护士的话,做到这几点!

文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2019-03-09 01:20

不想错过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这一根藤上的两个“恶果”,到底要怎么破?

病例提供 | 民航总医院老年医学科 孙静

病例概况

简 要 病 史

患者,女性,61岁,因“口干多饮10年,头晕1月余”来院就诊。10年前因口干多饮在当地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先后予以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治疗,近3年使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未达标。近1月头晕明显,无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其他不适,查血压在180~190/100 mmHg。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年,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qd),缬沙坦胶囊(80 mg,qd)治疗。

查 体

T 36.5℃,BP 180/106 mmHg,脉搏80次/分钟,体形胖,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未及阳性体征。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后完善检查,如肝肾功能、RASS检测、皮质醇测定、头部CT等,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头晕,考虑原发性高血压病导致的头晕。

护士发现患者常因家事导致失眠,故血压持续升高考虑为精神心理因素引起。

治 疗

治疗上予以精神心理安慰疗法,消除心理压力,放松心情;睡前给予艾司唑仑口服;同时进行低盐糖尿病饮食,饭后1小时适度散步;每天尽量保证半小时午睡;按时用药。10天后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2~7.5 mmol/L,餐后2h血糖9.0~11.0 mmol/L,血压140/86 mmHg。

上述病例中,正是由于合适的药物治疗和积极护理,病人的血糖、血压得以安全“着陆”。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这一根藤上的两个“恶果”,到底要怎么破?

与糖尿病“剪不断”的高血压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0%~80%[1]。我国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30%伴有高血压[1]。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同龄非糖尿病患者的 3倍;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是非高血压患者的 2~3倍[2]

糖尿病与高血压“剪不断”的关系,源于二者有共同的发病土壤,成为长在一根藤上的两个“恶果”。

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经典发病机制之一,也会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失调、钠潴留、交感神经兴奋等,进而引起 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促使高血压发生。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病、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反之, 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1]。

什么时候要对血压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呢?2018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超过120/80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1]。

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药物:

双管齐下除“恶果”

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护士应做好宣教工作,督促患者执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3,4]限制总热量,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g,减少动物油摄入,可选择橄榄油,每星期3次或隔天1次。适量补充蛋白质及钙类的食物,如奶类及其制品、鱼类、鸡蛋白等[3,4][3,4]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

增加运动,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进行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运动形式可采取有氧、阻抗和伸展等。以有氧运动为主,无氧运动作为补充3。中等强度运动为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钟)=220-年龄】的60%~70%的运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情况下采取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和选择性5-羟色胺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总结

糖尿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二者有共同的发病土壤。糖尿病患者如合并高血糖,并发症风险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务必重视高血压的防治,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联合或不联合降压药物,破除这根藤上的“恶果”。

参考文献

1.贾伟平,陆菊明,纪立农,等.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8, 10(1): 4-67.

2.戴厚永, 刘必成.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11):870-87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年修订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26-27.

4.高血压联盟.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 6(12):112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