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柴胡治外感发热
体虚之人外感发热,应该如何用方呢?我用的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
一女病人曾有肿瘤,经中药与针灸调理,感觉诸症消失,无所不适。冬天某日早晨散步时觉得情绪低落,太阳底下突然想哭。过了一个多小时觉得肌肉酸疼,有些怕冷,特别是脚踝和小腿怕冷,口腔发热,但未见发烧。
考虑到体质偏虚,兼有外感,且心气不足,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处方如下:
柴胡25,桂枝15,干姜10,天花粉15,黄芩10,生牡蛎30,炙甘草20,小麦60,大枣30克(切开),葛根30,苏叶15,三付,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
第二天病人告知,体温升高至37。7度,口不干不渴,食欲尚好,没有恶心呕吐感,怕风。主要是腿腰背部肌肉疼,喉咙不痛不痒,头亦不痛,不咳嗽,无痰。但喉咙一如既往有一些粘滞感。口腔里热乎乎的,手心开始发热。问是否需要调整药方。
我让病人把方中的柴胡加为40克。
再诊时病人告知,把柴胡加量后服药,然后晚8点躺下,多梦、翻身、上厕所……每块肉都很痛;后来又开始发热出汗。早7时起床,退烧。上午觉得身体清明,平静舒服。自述疗效非常神奇。
分析:
柴胡是少阳病的主药,《神农本草经》将之列为上品,言其苦平无毒、微寒,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有推陈致新之功。
隋代大医甄权在《药性论》中说,柴胡“治劳热,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
我临床应用柴胡,若是治疗少阳病,则用量在15克左右;若用于退热,则药量在40克左右。曾读今时某医家著述,其用柴胡退热时用量高达125克,可谓骇人。我临床观察到,一般用至40克,即有非常明显的解热之效。
比如,我的老师黄煌教授有一个退热汤,其方即用柴胡40克,配伍黄芩15克,生甘草10克,连翘50克。用于外感发烧,往往可速效。
此病例病人未明白我的意思,自己直接在方中加了40克柴胡,合原方的25克,共计65克。药后即效,一剂而烧退,疗效满意。
肿瘤患者往往偏于三阴体质,此患者正气来复,邪气初退,我辨证属于少阳、太阴、太阳病,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既能阴证机转,从太阴转出少阳,又能解表而调和营卫。此方治标又治本。配合葛根和苏叶,加强解表之功。合甘麦大枣汤以治想哭。中医博士(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