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湿大,舌先治!老中医董建华治“舌麻”的故事,暗藏深意

文 / 小时光健康
2020-12-31 09:1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有一个读者朋友在后台问我,说他的舌头,不知为何,阵阵发麻。他以为自己是要中风了,但是经过检查,血压正常,似乎也没有中风的危险。他问我,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呢?说实在的,我无法给出特别具体的解释。但是,我可以把我之前看到的、学到的,与此有关的事情,给你讲讲。或许,这能让读者受到一点启发。

我想说什么呢?说说沪上中医名宿,当代中医临床大家董建华先生的一张医案。这是我早年认真研读过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61岁,男性。啥毛病呢?就是自己的舌头发麻,而且干涩。给人的感觉啊,有时候好像是含了一口沙子!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但是检查,血糖和尿糖都正常。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去找董建华老师医治。

刻诊,见患者脉象濡细,舌红苔黄腻而略干,细问得知,平时食欲不振,常有胃胀腹满之感,大便有的时候干,有的时候稀。

了解到这些以后,董师给开了一张配伍。但见——

藿香10克,佩兰10克,山栀10克,马尾连6克,芦根20克,木香6克,砂仁3克,香橼皮10克,大腹皮10克,佛手6克,桔梗6克,一共是六剂。

结果,患者药用6剂之后,舌头发麻发涩的感觉缓解很多,但是依然胃胀,大便不规律。后来,遵原方化裁加减,再用20多剂,诸证悉平。

这张医案,是董建华老师早年治疗老年病的经典医案之一。

我在读完这张医案之后,可以说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从那以后,我遇上舌体感觉异常的患者,就模仿董师的配伍来化裁尝试,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说说这里的奥秘。

你看啊,上文医案里的患者舌红,苔黄腻,这是不是有湿热?湿热伤津,所以舌头发干,患者自觉干涩。

再看脉象,脉濡细。濡脉,就是摸上去偏浮,轻取即得,但是仔细一品,还很细弱。这是典型的痰湿之脉。

因此,这些综合在一起,可以考虑患者有湿热的问题,而且已经伤阴了。

湿热之邪,往往困于脾胃。脾胃为湿热所困,难以化解,于是中焦之气异常,出现了食欲不振、痞满胃胀,大便干稀不定的现象。

读者朋友,你记住啊,我们的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和我们的舌头是紧紧相连的。因此,当我们的脾为湿热所困的时候,我们的舌头就容易出现异常,导致麻木、干涩。这就是脾精不能上养于舌所致了。

就这个道理,我个人认为,是十分有价值的。好些年前,我们到养老院做义诊。其中有好几个老人对我们讲,说自己的舌头不舒服,有时候麻,有时候干。我们经过辨证,发现属湿热困脾,舌体失养所致。很多老年人受此困扰,却不明就里。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去化散中焦的湿热。你看看董师的配伍——

藿香10克,佩兰10克,山栀10克,马尾连6克,芦根20克,木香6克,砂仁3克,香橼皮10克,大腹皮10克,佛手6克,桔梗6克。

这里头,藿香、佩兰芳香化湿,山栀、马尾连清热去火。芦根清热滋阴。木香、砂仁、香橼皮、大腹皮、佛手理气和胃。桔梗为舟楫之药,引芳香化浊之气到口腔,以濡养舌体。这就是基本意图。

故事、医案、医方,我给你说完了。我不知道,我解释清楚没有。

其实,作为老年人而言,口腔内,尤其是舌头出现特殊感觉,是非常常见的事儿。有的人是舌头麻,有的人是舌头干,有的人是嘴唇麻,还有的老人舌头一伸出来,就发颤。这些,我们都要从身体内环境入手来找病因。比如上文所述舌头发麻干涩这个感觉,在排除诸如中风前兆、糖尿病等问题以后,还真就得考虑一下是不是脾为湿热所困。具体的辨证要点,医案中都有说明,我就不赘述了。

董师的配伍,很经典,值得研究。其中马尾连这味药,不算常用,但它确有清热燥湿之效。专业医者,不妨借鉴一下。上方对于改善湿热困脾,伴发腹脘胀闷、食欲不佳、大便不规律的人来说,比较适合。尤其是芦根一味药,在清热的同时,还能滋阴,改善湿热伤津的局面,用心可谓良苦。我们后辈医者,若能认真学习,想必可以提高临床技艺。非专业读者,如果有需要,也请牢记此方。日后有机会,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如果用得好,我相信,它是可以帮助我们来解决一些问题的。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