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胃下垂都不是简单吃药能治疗的,记住这些穴位或能帮你解决顽疾
胃下垂是指胃下降至不正常的位置。本症多发生于身体瘦弱,胸廓狭长的人;或身体很胖,但急骤瘦弱之人;或多产妇女。患病后症状有食少乏力、胃皖胀满不舒、食后更甚、自觉有物下坠、按之不舒服、脐下有振水声,日久则头晕怕冷、面色无华、夜寐不安、口苦咽干等,平卧时自觉坠胀感减轻。
中医学认为:本症一因身体虚弱,或产后气血亏虚、过早劳动;二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后运动过剧,或长期有胃病史,引起胃张力衰退,以致胃腑日渐下垂;三因思虑过度、情志不和、饮食减退、久而久之,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以致胃下垂。
头部按摩以健脾和胃、益气举陷为原则.对治疗本病有很好的效果。
有效穴位经穴与经外奇穴:百会、头维、百劳、四神聪、风岩。
头穴:胃区、强壮区、胸腔区、足运感区。
面穴:脾穴、胃穴。
耳穴:胃、交感、皮质下、脾、肝、神门。
1、按揉百合400-500次,力度适中。
2、按揉头维50-100次,力度以产生胀痛感为宜。
3、按揉百劳、四神聪、风岩各100-200次,力度适中。
4、按揉脾穴、胃穴各200-300次,力度偏重。
5、用拇指桡侧推胄区、强壮区各300-500次。
6、直推足运感区、胸腔区各50-100次。
7、用中指指端叩击胃区、强壮区各50-100次,力度轻重兼施,以柔和为主。
8、棒推耳部胃4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以轻缓柔和为主。
9、揉捏耳部皮质下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要轻。
10、棒点耳部脾、肝、交感、神门各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80次,力度轻重兼施。
生活注意坚持按摩能增强体质,预防胃下垂的发生及治疗轻度胃下垂;重度胃下垂经长期自我按摩,亦能收到满意效果。
自我按摩的同时可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或补中益气丸治疗。
节制饮食,舒畅情志,防止暴饮暴食、酗酒、大怒、忧思、过度疲劳和胃部受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