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和”——生命以“和”为健康

文 / 功能健康
2020-12-20 18:12

“和”是健康,“和”也是境界。致中和,不但是儒家修养身心的目标,亦中医养生与治病的目标。

“和”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思维模式。中医也离不开“和”,“和”是中医的核心理念。

一、何谓“和”?

“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体自身内部是一种和谐默契、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念贯穿于先贤对宇宙万物认识的全过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信念和行动上的一种烙印。

同时,“和”的思想深植于中医理论,成为影响中医理法方药,指导辨证诊治的重要依据。中医以“和”来指导临床,出时也指导养生。可以说,“和”也是健康的标准状态。

二、冲气以为和

《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何谓“冲气”?《文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居中央。是以木实于心,草实于荚,卵胎生于中央”。由此说,“冲气”即中气,即阴阳相交之处,只有“中”之位,才能萌发孕育新的生命。《汉书》曰:“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认为天地自然生命的生与成亦是如此。

由此,从“和”引申出了“中和”的概念。

三、“中和”

“中和”思想在古代各哲学流派中皆有体现。比如,道家学派认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儒家学派则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则,关于“中”

何谓“中”?不偏不倚之谓中。中者,和也,正也,心也,内也,成也,满也,其意极多。“中”代表中国的传统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其体不可见,而其用则表现为中庸、仁爱、友善、宽恕、和平。先贤之明明德、新民并止于至善,关键在于执“中”。从中医而论,“中”是平衡,调和,养生治病都要执“中”。

其一,属土,应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守中即是守后天之本。仲景反复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死。这里讲的即是守“中“;

其二,中医治病,以“中”为度,“中”是中庸、中道、平衡、平和、和缓。中医主张“天人合一”,因此,执中即是合于天地之道,这是顺道而行。因为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其三,中国的文化首重“中”字。中国是中,中庸是中,中医是中。尧之“允执厥中”,孔子之“中庸为德”,庄子之“敬中达彼”,孟子之“中道而立”,淮南子之“以中治外”,等等皆是“中”。可见,古贤或修身修心,或做人做事,皆守其“中”。《周易参同契》有“运移不失中”,即不离中央之土。

其四,中应于土,通于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我们向往往圣先贤的大智慧,愿意对中医至诚。包括用心感悟中医,用心传承中医,用心实践中医。非心诚,无以施仁爱于病人;非心忠,无以捍卫中医的纯粹。

二则,关于“和”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和谐,“和”文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态度、人文法则乃至医学理念。

我曾反复研读《内经》,我认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即在于“和”。要想学好中医,只要抓住“和”,也就抓住了中医理论的关键;要想临床取效,只要领悟“和”,则不管用何种手段,临床必效;要想养生无病,亦离不开“和”,因为生命以“和”为健康。

其一,“和”是医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人是一个整体,人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心神只要处于“和”的状态,即意味着身与心皆健康。我们养生,追求的即是身心“和”谐。

可以说,“和”的状态,就是人体处于动态平衡而身体健康舒适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脏腑经络机能调和、精神心理活动正常、机体适应性良好。

仔细分析,“和”有调和、和谐双层含义。调和是一种手段,而和谐是一种目标。中医追求的“治未病”,其实即包括了“和”的这两层含义。

与儒家思想一样,中医治病亦追求“致中和”。“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是天地的最高法则。推而极之,若能“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自然界便处于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之中。人与天地相参,天地中和,人亦中和,于是,人便处于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了。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这个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与养生。

人之所以患病,因为失“和”,也就是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心神等的协调、和谐、平衡、融洽状态被打破。而求医治病,其实就是冀希望于从失“和”中恢复“和”。或汤药,或针刺,或艾灸,或刮痧,或拔罐……偏盛的削之,偏衰的益之,偏歪的正之,偏寒偏热的皆平之,皆使归于“和”的状态。

其二,人与天地和

《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那么,人就要受天地气机的影响。人要健康,要长寿,要快乐,就要积极适应天地,而不是与天地相对抗。“适者生存”是对一切生物与天地关系的精辟总结。善待天地就是善待生命,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命。

我一直认为,中医最高明的理论就是“天人合一”。因为有了“天人合一”,才会有取类比象、整体观、形神兼顾等等理念。五行即是“天人合一”与“取类比象”理念的体现。

“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我从中医来分析,《内经》所言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个理念贯穿于整个中医学问。再如,《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以此推之,要想提升我们自己的精神层次,就必须以我心去合天心,其实就是王凤仪老善人所讲的“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其三,人与人和

“和为贵”,为什么?只从人与人的关系而论,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幸福生活。试想,如果每个人与他人都能和睦友好地相处,相互间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那么,双方的心态都将处于轻松自如之中。反之,如果人际关系恶劣,导致双方都处于紧张、激动、委屈、忧伤的不良情绪之中,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五脏的平衡,进而会导致疾病发生。

我非常推崇儒家思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儒家思想教我们如何做人。其实,做人也就是做事,做人还有益于健康和幸福。人都做不好,如何做事,如何快乐,如何健康?做人,要内求。正如孟子所言:“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多找自己的毛病,多看他人的好处,这样就会心态平和,也就容易健康、快乐起来;反之,若总是找别人的毛病,看自己就是个圣人,从来没有缺点,这样的人肯定处处碰壁,并且很难有健康和快乐。

其四,身心和谐

健康不但指身体没病,还要心理健康,身心和谐统一,人就能真正健康起来。以身与心的关系而论,身为标,心为本,心理健康远比身体健康更重要。今时我们拼命追求身体的健康,却忽视了心理健康,这实在是外本内末了。而且,许多的慢性疾病表面上看是身体上的病,从根本上来说,其实是心病。心于心病而导致了身病。

由此说,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如何让心理健康呢?我的建议是,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保持心理的平衡。身体的疾病或许可以求医,心理的疾病只能求己。所谓“心病还要心药医”,心药即是正信正念。建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即有让人心理健康的大智慧,是真正的心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的观点是:谁学谁受益,早学早受益。

其五,饮食调和

现代医学讲膳食平衡,意思是说平时要保持摄取与消耗相平衡。又讲营养平衡,指我们既要全面摄取人体所需各种营养要素,又要保持各种营养要素所占的比例。中医则认为“食饮有节”。

如何调和饮食?我的建议是:少吃油腻、煎炸、烧烤类食物;少肉多素;不注重营养,更注重五味;粗茶淡饭胜过膏粱厚味;吃本季本地的食物;不吃转基因食物;按时用餐,饮食规律,好吃也要少吃,在不饿的情况下,尽量少吃一口。

小结:

“和”是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和”是治未病;“和”是既病防变,是病后防复;“和”身心和谐的至高境界。前贤有谓:“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何谓“本”?我的理解是,这里的“本”就是“阴平阳秘”、“气血正平”、“精神内守”“正气存内”等等“和”的状态。(董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