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缺血,哪就有痰!曹仁伯的医案,教你养血除痰,请欣赏

文 / 健康的咪豆子
2020-12-06 09:28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继志堂医案》、《中医湿病证治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继续跟你讲故事、说医案、聊中医,讲讲有意思的中医典故。

我想说的这个人,叫做曹仁伯。

这个人啊,可不得了。他生于1767年,卒于1834年。他去世之后的第六年,鸦片战争打响。所以在他活着的时候,鸦片在中国已经泛滥了。曹仁伯非常清楚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所以力主禁烟。作为医者,他创制了一种戒烟的药丸,很小,饭后服用即可,效果不错。他这个发明,在当时救了很多中国人。所以说,这个曹仁伯,也是一位民族英雄。

和他同时代的,还有一个民族英雄,就是林则徐。他也力主禁烟。巧的是,林则徐和这个曹仁伯,还是好朋友。因为曹仁伯帮助林则徐治好了头晕失眠的毛病。林则徐对曹仁伯发明的戒烟丸药非常敬佩,夸赞曹仁伯是“菩萨心肠”。

曹仁伯的医术,可以说名扬东亚。道光四年,也即是1824年,琉球国有一个叫做吕凤仪的,登门拜访曹仁伯,说啥也不走了,就是要跟他学。于是,曹仁伯教吕凤仪三年。三年以后,吕凤仪回到琉球国,成了一代大医。但是呢,吕凤仪在琉球国也碰上了一些治不好的病。怎么办?吕凤仪就写出来,寄给曹仁伯。历史记载,这总共是103个问题。曹仁伯也不含糊,逐条回答。这一问一答,就成了一部书,叫做《琉球百问》,是很有影响力的。

曹仁伯死后,可以说极尽哀荣。有人给他写了一个牌匾,叫做“济世利民”。谁写的呢,是翁同龢。翁同龢是谁?是同治和光绪两朝皇上的帝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曹仁伯的很多医案,记载于《继志堂医案》里头。我下面所讲这个故事,就源于《继志堂医案》。

话说有这么一次啊,曹仁伯接待一个患者。这个患者什么毛病呢?就是心悸心慌。

患者说,最初呢,是因为受惊吓,导致心悸心慌。当时,这个毛病还不算重,后来也就习以为常,没太在意。但后来,这个毛病越来越重,不见好。等到来找曹仁伯的时候,整个人已经非常不堪了。除了心慌心悸外,双手不停地振动颤抖。舌头,非常地粗糙、干燥。一点活都干不了,“不耐烦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曹仁伯就给他诊脉。这一诊脉,曹仁伯发现,他的脉象不大好,属于芤脉,而且滑。

芤脉,是一种什么脉啊?简单解释,就是两边实,中间空,按下去好像葱管一样。这是脉道内血量太少的写照。

当时,曹仁伯立刻就理解了病情。议案记载了八个字,这就是“心血本虚,痰涎袭入”。

接下来,看曹仁伯写了一张方子。但见——

人参、元参、丹参、枣仁、天冬、麦冬、菖蒲、茯苓、茯神、当归、远志、五味、桔梗、半夏、生地、橘红、枳壳、柏仁、炙甘草、竹茹。

所有这些药材的用量,史料中并没有记载。

结果,患者服用以后,症状大大改善,不久竟然如常人一般,心慌心悸、手振舌糙的现象消失了。

这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还得从“心血本虚,痰涎袭入”这八个字入手来理解。

你看,这个患者,脉滑,这说明有痰。对不对?脉中空,如我前面所说,就是血虚,血流量太小。再加上舌头干糙,手抖,这就意味着,此人阴血亏虚,不能濡养。对不对?心主血,藏心神。心中阴血亏少,则心神失养,所以心悸心慌。

总而言之,这个人的问题,属于心中阴血不足,同时还有痰邪。

正因如此,曹仁伯的药,就从养心血和化痰邪入手。其中,人参、元参、丹参、枣仁、天冬、麦冬、茯神、当归、五味子、生地黄、柏子仁、炙甘草,这些都是补心血、安心神、益心气的。其余的,菖蒲、茯苓、远志、桔梗、半夏、橘红、枳壳、竹茹,这都是化痰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理解,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人,心血一亏,痰涎就容易袭入呢?

我在当初阅读这个医案的时候,就这个问题,专门做了一番思考。我把我思考的结果和你分享。

你看,那河床里的水流。如果水流充沛,河床就被冲刷得干干净净。对不对?如果水流很细,流得慢,那就很容易形成淤泥的堆积。对不对?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血管里头,如果血液少了,流行不畅了,也就容易造成垃圾的堆积。对不对?这个垃圾,毫无疑问,就是痰了。尤其是当血虚日久,形成血瘀以后,更容易导致痰瘀互结。问题就更严重了。

对此,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说过:“血液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那么当血液亏少,无法灌溉运行的时候,津液也就无法通行,化聚为痰。这就是中国古人对血液、津液和痰之间关系的理解。

所以说,当我们的阴血不足的时候,的确就容易生成痰邪。曹仁伯的理解,是正确的。

我觉得,这样的一种理念,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通过这些年的科普宣传,我们已经知道,痰湿之邪对人体的危害。如何才能减少痰湿的生成?我觉得,除了适当运动、科学饮食之外,更要注意保护阴血,避免血虚血瘀。

血虚血瘀,可以由什么造成?从我个人的理解看,我们最需要注意几件事。一是在饮食上,不要偏颇,保护好我们的脾胃。胡乱节食、盲目素食,或者有胃病不及时重视治疗,到最后,都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气血生化,最终形成血虚。

第二,就是不要过度用脑、烦劳。过度用脑,总是操心,是会耗伤心血的。

再有就是,节欲保精,不要熬夜,不要过劳。肾精不足,过度消耗,到最后也会伤血。还有就是,一些慢性病,必须尽早治疗。尤其是一些慢性的失血性疾病,更要重视。

总之,曹仁伯的这个医案,虽然不复杂,但是给我们的启迪,还是很大的。我们理解其中的要意,对咱自己的养生保健,是大有益处的。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