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治“口苦”的方子!疏肝+健脾,改善口苦、体胖、爱生气

文 / 功德健康
2020-12-05 09:31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五脏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中医如何调治口苦这个事儿。

我想跟你分享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女性,年38岁。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从大概5年前开始吧,反复出现口苦症状,而且口中黏腻。右侧胁肋部位不舒服,似乎有些胀闷。

这个现象,在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加重。

但要命的是,她的心情,总是不愉快。

因为此人早年曾经恋爱失败,为此孤独地走过了30岁。30岁以后,她的身体逐渐发胖,而且又经历了两段不成功的感情。这让她心中非常苦闷。

终于,在38岁这一年,她的问题加重了。口苦口黏比往常严重了不说,而且下肢和颜面似乎出现浮肿,胁肋部位胀满不适,四肢沉重、食欲下降。

这个人以为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好的病。她到医院检查,发现仅仅是脂肪肝而已。

怎么办?她想治疗,不再受这份罪了。

后来,经人介绍,她来到了中医名家李振华老师的诊室。

李师,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位中医大家,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师已经在三年前仙逝了。

刻诊,见患者舌质红,舌苔黄腻,舌体胖大,脉象弦细。

李师寻思片刻,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牡丹皮12克,山栀子12克,当归10克,白芍药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柴胡6克,莪术12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枳壳10克,丹参15克,菊花12克,甘草3克。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14剂用完之后,患者口苦现象大大好转,浮肿消失,心烦之感大减,但是双眼感觉有些视物模糊。于是,李师遵原方,加入木贼10克,栀子增加到15克。14剂,每日一剂。

到最后,患者诸症悉平,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跟你仔细探讨一下。

其实,口苦这个事儿,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该知道了,它和肝有密切关系。因为古人认为,口苦,主要原因就是胆汁之气上溢口腔。那胆气为啥会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呢?因为肝气失常。肝气不调,则胆气不畅上逆,所以造成口苦。

在这个情况下,就得调肝。因此,中医在治疗口苦的时候,往往会想到清肝火、疏肝气之类的方法。

就这个女患者而言,显然,她的问题也出在肝。早年感情经历的不顺畅,令她长期抑郁满怀。肝郁日久,胆气上逆,出现口苦。她脉弦,说明肝郁,舌红,苔黄,说明有肝郁化火之象。

但是呢,这个人除了肝的问题外,还有脾的问题。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可以克伤脾土啊。所以当肝气不畅的时候,脾土运化受到影响,结果就是运化失常,湿邪内蕴。湿邪困积日久,会化热。再加上肝郁日久所化的热邪,于是就出现了湿热之邪。她的舌苔黄而腻,就是有湿热的表现。脂肪肝比较严重,体胖,也是湿热的体现。湿热之邪上泛口腔,不仅加重口苦,还令她口中粘腻。湿热之邪泛溢四肢,就造成了她颜面和四肢的浮肿、乏力。湿热之邪困阻脾胃,所以吃啥都不香。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疏肝清热,化湿健脾。李师的配伍,我再为你重复一遍:牡丹皮12克,山栀子12克,当归10克,白芍药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柴胡6克,莪术12克,山楂15克,鸡内金10克,枳壳10克,丹参15克,菊花12克,甘草3克。

这个,其实是古方丹栀逍遥散的加减。其中,疏肝的事儿,交给了柴胡、青皮、香附、枳壳、郁金、白芍和当归。这些药,可以疏肝气、养肝血、柔肝体,清热的事儿,交给牡丹皮、栀子、菊花。健脾除湿的事儿,交给白术、茯苓、鸡内金、山楂。丹参和莪术,可以活血化瘀通络,以利气血运行。

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为什么说这个呢?

其实,这种口苦、体胖、爱生气的人,在临床上是多见的。他们往往都有脂肪肝的问题,都有中医辨证属肝脾失调、肝郁化火的问题。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在单位坐办公室的,容易属于这个情况。这作为一种亚健康的状态,很多人不拿它当回事儿。但是如果仔细追究,你会发现,他们的身体内环境是不够清澈的,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乱套的!持续这样下去,不但给自己的主观感受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化生其他病变。所以说,这个问题,是值得当代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饮食不节者、生活压力大者,认真考虑的。

这个问题,我就说到这里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领会。文中配伍,非专业人士,最好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我觉得,如果用得好,可以对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的人,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