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用来“防身”的中药!防寒、防湿、防多汗,请你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食医心鉴》、《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中华临床中药学》、《中华药海》、《实用中医禁忌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天冷了。很多读者劝我,给大家伙写点可以防病、提高免疫力的文章。
好,现在,我就给你写一张方,一味药。你来看这个小方子:
准备中药15到30克,粳米50克。先将黄芪用水煎煮来取药汁,去掉药渣,用这药汁来煮米成粥。粥熟了以后,可以适当加点陈皮末1克,稍沸即可。如果没有陈皮,就算了。
这个小方子啊,最初载于《食医心鉴》,这是一个很古老的中医食疗方子。
这里头所用到的黄芪,是我今天想和大家重点分享的,可以用来“防身”的中药。
黄芪,为什么可以用来防身呢?
我先用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角度跟你说吧。现在研究认为,黄芪这个东西,有非常明确的提高免疫的功效。它对于免疫器官、对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对T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对体液免疫等等,都有显著的良性影响。同时,它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疲劳、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影响,还可以抗病毒、抗癌。
总之,用黄芪,可以让人少生病,提高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个是公认的定论,已经不用争论了。临床观察,年老体弱或者大病初愈者,经常用点黄芪,确实可以减少感冒、感染的几率。
这些是从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的。作为中医人,我想向你介绍,它在中医语境下,是怎么防身的。
我们知道,黄芪这东西,入脾肺经,善于补益脾肺之气,有益气固表之能。所谓益气固表,和提高免疫差不多。
我们中医讲,人的病啊,首先源于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像风寒之邪,就是首先通过我们的肌表,来侵袭危害人体的。我们的肌表,就是预防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具体来说,是肌表运行的卫气,在抵御相当一部分外来的病邪。
而黄芪这个药,恰能补益脾肺,增强卫气。所以说,经常受风寒感冒的人,在病好了以后,可以通过黄芪来提振卫气,减少感冒发作的几率。这就是黄芪防身的第一个本事,即防风寒。
此外,黄芪可以防湿邪。自然界,是有湿邪的。湿邪通过肌表腠理,可以影响到我们体内。黄芪固表,健脾,既能外防湿邪侵入,还能通过健脾来提高运化水湿的能力,杜绝内湿的产生。更重要的是,黄芪可以利水,对湿邪湿邪弥漫三焦引起的水肿有治疗意义。所以我说,这是黄芪防身的第二个本领,即防湿。不过,如果你脾虚湿盛,经常便溏,舌有齿痕,头发出油,别用黄芪。黄芪可以防湿,但不是传统的除湿药。
最后,就是防汗,防我们过多出汗。我以前讲过,汗出多了,耗气伤津,甚至可以伤阳啊。如果一个人气虚,肌表腠理的毛孔没有气的固摄作用,津液随意外泄,这就形成了多汗。黄芪可以补气,固表,让腠理毛孔被紧紧锁住。这样,就能减缓气虚多汗、自汗的问题了。
所以你看,黄芪是不是可以用于防身的药啊?我觉得是这样。这样说,可以帮大家理解这味中药的意义。
所以啊,黄芪熬粥的办法,到底最适合谁,就比较清楚了。这就是,平时容易感冒,遇到低温天气,不管怎么保暖,总是容易着凉。小风一吹,立刻就头痛脑热。这样的人适合。
另外还有,就是平时总是乏力、多汗,纵使天气不热,也是浑身爱冒汗,一动弹一身汗。这样的人也适合。
还有,就是大病初愈,感觉到浑身没劲儿,乏力懒言,这时候可以用。
如果你身处的环境较为潮湿,为了预防关节病,你最好也用点黄芪固表,不让湿邪轻易进来。最后,由于黄芪可以扩血管、抗衰、强心,所以心脏机能不佳,有点心肌缺血的人,可以用。
当然了,黄芪这个药,也不是万全之药。是药,它就有偏性,就有不能用它的人群。一般来说,如果你已经感冒了,别管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不要用黄芪。黄芪可以防感冒,但不是用来治感冒的。
其次,气滞的、食积的、脾虚湿盛的,舌苔厚腻的,不要轻易用黄芪。或者说,必须和别的中药材搭配着用。
还有,黄芪毕竟性偏温。所以火性大的,爱上火的,不要用。尤其是湿热内积、肝火上炎、阴虚火旺者,不要用。
如果你身体长了大疙瘩,不知道是啥,而且红肿热痛,这时候别用黄芪。要不然,你会疼得更厉害。
脾肺有痰的人,不要用黄芪。大便不通的人,慎用黄芪。凡脉象强而有力的人,谨慎用黄芪。虽然现在研究认为,黄芪可以降压。但是,高血压有脑血管病变倾向的人,如反复出现中风先兆的人,不要用黄芪。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黄芪这味防身药,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