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中的一方,具有益气养阴,调补气血的功效

文 / 健康成长记
2020-11-11 09:26

人参芍药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脾胃论》。具有益气养阴和血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即脾胃虚弱,呼吸短促,容颜憔悴,表现为形气两虚。证属虚劳,气阴血俱虚。

人参芍药散的组成为麦门冬二分,当归身、人参各三分,炙甘草、白芍药、黄芪各一钱,五味子五个。上锉,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总观此方,只有七味药,却寓生脉散、当归补血汤、芍药甘草汤三方。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合为生脉散,具有益气养阴、养心复脉的作用;黄芪伍当归为当归补血汤,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当归养血和营,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芍药甘草汤,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并有活血的功效;甘草甘温,健脾益气,补心复脉。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

从本方剂的组成来看,具有很好的益气生血,养心复脉功效,故现代医学常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即患者常感到心动悸,乏力,胸闷,此症可由多种循环系统疾病继发,也可单独发病,属于中医学的心悸范畴。如本方剂与甘脉大枣汤合用,具有养心补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可调节人体的植物神经,对于虚证的心动过速具有很好的作用。本方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用,具有温阳益气,活血宣痹的作用,可提高心律,故也用于窦性心动过缓。当然,本方加入一些清心解毒的药物,也可用于频发早搏。故本方善疗"脉结代,心动悸"之证。

《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本方加减有度。《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原案为:“戊申有一贫士,七月中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既愈,继而冬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麻黄人参芍药汤: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麦门冬(以上各三分),桂枝(以补表虚)、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麻黄(去其外寒)、炙甘草(补其脾)、白芍药、黄芪(以上各一钱),五味子(二个,安其肺气)”。

方中用到了麻黄、桂枝、白芍药、炙甘草,似有麻黄汤、桂枝汤方意。但李东垣主要着眼点并不在此,而在于患者为贫士,气促憔悴,脾胃虚弱,组方用药全从内伤着手,实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李东垣遵《内经》之旨,特别重视“四时用药加减”。补中益气汤中之所以用升麻、柴胡,是因为“生长之令不行”,用升麻“行春升之令”,用柴胡“行少阳之气上升”。而本案患病正值冬季,无需升发,故去升麻、柴胡,而易以“去其外寒”的麻黄和“补表虚”的桂枝。患者里热壅遏而吐血数次,阴血自显不足,故去白术、橘皮之苦燥,而加用润敛之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加白芍药在于“土中泻木”,因土虚吐血最忌木乘。加入生脉散意在急救肺受火邪。

综观全案,李东垣非守补中益气汤,而是随时、随病选方用药,务使方药与病证相合。方中共用9味药,补中益气,祛寒实表,保肺泻肝,诸法并施,标本同治。此即李东垣倡导的“随病制方”,与张仲景所倡导的“随证治之”相合拍。故明代医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说:“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总之,李东垣无愧为“医中王道”之称,故我们后人临证时也须懂得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