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忘老师:「六经」解伤寒论是重大失误

文 / 乐游健康养生汇
2020-11-08 09:22

本 期 导 读

三阴三阳,所谓的「六经」概念是改构的结果

常有人问,我想学习中医,应该读什么书?

可能每个人给出的建议和答案都不同,中医典籍浩如烟海,纵一人毕生之力,也难以读完。

如果非要选一本,最应该读,最受推崇,最实用的,每一位学习中医的人必学之书,就该是这本《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体系,用之临床疗效如神,被后世奉为圭臬。

但由于历史久远,真正的《伤寒论》原貌我们已经见不到了,现在流传下来的《伤寒论》版本众多,比较有名的就有唐本、淳化本(《太平圣惠方》卷八)、金本《注解伤寒论》(成无已)、宋本(明·赵开美)、康治本(日本)、康平本(日本)、桂林本、敦煌本(残卷)等。

在诸多版本之中,哪一种版本最靠近张仲景的原著?实际上很难去深究了。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众说纷坛,版本良莠不齐,导致后学者难辨高下。

到底《伤寒论》应该怎么学,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如何学习,才能快速学会理解仲景的思维,并自如在临床上运用好仲景方。

为此,今天我们特意请研究中医三十余年的忆忘老师(执业中医师,硬核伤寒系列课程主讲人,著有《伤寒论临证六要素)带我们走进仲景的世界,一窥《伤寒论》的真实面貌。

六经解伤寒显然是误解

按照一般的理解,仲景理论的基本范畴是寒热表里虚实,现在的伤寒论基本范畴是「六经」。但现在的伤寒「六经」是对赵本的误解。

在赵本中,「六经」概念也不成立。换言之,赵本的六经,是因为太阳病至少包含两个概念的结果(太阳病痉湿暍三种),也就是伤寒、伤暑,都叫太阳病。如「太阳中暍」 「太阳中热」,并非现在概念「伤于风寒」的太阳病,这是关键。六经概念是凑合而得。

通常的太阳病概念里面,没有温病,没有中暑。如果伤寒、伤暑都叫太阳,必然造成混乱,尤其是二者病机与治法的不同。

而当下混乱结果是误读「三阳合病」。因为三阳合病中的太阳病,指的是中暑,不是「伤于风寒」的太阳病,而是伤暑、伤热、中热。

三阴三阳「六经」理论源于《素问》对于华佗论时行温病的改写,用华佗的日数强行匹配经脉。

事实上,华佗并没有提到日数与经脉的关系,三阴三阳配属日数治法是《素问》在南北朝的构建。中间还有个五日六日病位与治法的改写问题。内外治法机制不同,必须要分开,无法使用相同解释模式。这是教条主义的结果。

如《伤寒论》中,少阳不可发汗,阳明病也不可发汗,「三阳可汗」本是「三日可汗」。这样对应的结果,是把三阳经脉赋予了病程的概念——这显然是失误。

「病入于阴法当下之」「三阴(日)可吐泄」,导致阳明病可攻下属于「阴病」,而阴病又可以是「里寒」,因此造成「阳明病胃中寒」的定义。

结果出现诸如「阳明病胃中寒」「胃家实」寒热相反的抵牾,里热证(阳明病)到底是「阳病」还是「阴病」的摇摆,太阴病条文就变成了阳明篇的「阳明病」,如「不能食名中寒」等,太阴病误为阳明病。

这些都反映出一个事实,即《伤寒论》的里热病,里寒病,到底该叫做阳明或太阴是完全混乱的

最终的结果是,太阴病误窜阳明病篇,因为里位寒热在定义为阳明、太阴的时候,发生「争鸣」混乱。

同时说明,「三阴三阳」并不是张仲景使用的概念,而是阴阳、三阴三阳渗透改构的结果。

这里也总结了三阴三阳改构《伤寒论》的九大失误:

三阴三阳改构《伤寒论》的九大失误

1、三阴三阳「六经」理论源于《素问》对于华佗论时行温病的改写,用华佗的日数强行匹配经脉;导致太阴、阳明病条文的混乱。

2、三阴三阴的「六经」理论将「伤寒」「伤暑」两种表病皆命名为「太阳病」彻底掩盖了二者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导致《伤寒论》中的温病、热病概念混乱,最终被删除重要的相关内容,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伤寒论》「无温病」。

3、太阳病的泛指,包括了「痉湿暍三种」,也就是太阳病包括温病、热病,发于表的所有症状类型,而不是「伤于风寒」的狭义太阳病。混淆伤寒与热病,「极与仲景本意相反」。由此造成「三阳合病」的彻底误会。

4、虚证定义被命名为少阴;再误为「表阴」;同时条文改「里」为「阴」进而误为「少阴」;

5、表里之治,不是三阴三阳「两两对称」的表里阴阳关系;更不是「阴阳盛虚之治」;

6、三阴三阳「六经」理论,不能对应《伤寒论》中的虚实关系;

7、「阳奇阴偶」(不符合六腑五脏等概念)与日数的胡乱匹配;

8、「欲解时」建立在混淆「伤寒」「伤暑」为「太阳病」的「三阴三阳六经」基础上,非《伤寒论》原文;

9、《伤寒论》所有原生概念,包括寒热、表里、虚实,均被阴阳、三阴三阳、六经全面改构。

三阴三阳的「六经」概念,不同于伤寒的表里概念,无法一一对应。何况表里只是治法的一部分。

内外治法理论之所以会搅在一起是因为《素问》

成无己用《素问》来《注解伤寒论》,直接淘汰了宋本--新校正版本。宋本不复存在,其后形成完全用《素问》解《伤寒》的格局,是金元之后的事情。新校正的误会校书,加上之后的继续改构,构成现在的全面误会。

有理由认为,新校正并不赞同使用《素问》解释《伤寒》。主要有两点:

1.王冰本《素问》为说;《伤寒论》本阴阳大论为说,二说不同;

2.《素问》云「热病皆伤寒」之类,新校正认为伤寒不能泛指。因此改书的责任不在新校正。

从经脉角度解释伤寒论是牵强附会

经脉病候在帛书经脉的基础上大幅度扩展,似乎有一统内外治法的意图。

但实际上,经脉的起源,并不分别对应人体的寒温、虚实机制或功能,更注重的是巡行部位、结构所对应的症状。经脉病候更注重症状的部位,而不是病理机制。

其实就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何分形的问题。可以说,分解结构去解释系统功能是不可实现的。这就是所谓中医的「整体观」之谬,一方面强调整体「系统功能属性」,另一方面将功能拆分对应局部结构,典型的例子就是「六经」。

《金匮要略》中「脏腑经络先后病」的改构,已经暴露了一切

脏腑的表里,或者脏腑与经络的表里,是无法描述发汗,或者攻下、温里及其对应病机的。比如「三阳可汗」「三阴可泄」之类,这种理论的「努力」是彻底失误。

从经脉角度来解释伤寒论是牵强附会。这种分解对应内治法的汗吐下等必然是失误的。表病并不对应三阳经脉,同理里病也不是三阴经脉

当然,如果明确这一套本来是针刺外治法的标准而不是内治法,倒也无所谓。问题在于这是改构伤寒论的起点,而不是去明确它不是内治法,反而竭力去混淆内外治法。关键就在于「含糊其辞」不肯明确,制造混乱的概念去一统理论。

五味食疗脏腑补泻不是经方药法

而本草和剂食疗内治法里也充满着各种医学历史的误会。

《本草经》定义药物,首先是气味,又叫做性味。这里的「气」或者「性」指的是药物的寒热作用,也就是吃下去以后通过参与代谢,表现出对体温的影响。

气、性,指的是寒热。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淡,代表药物作用,参与代谢途径的不同路径。比如辛味发散走表,苦味燥湿走里等等。

再加上《汉书艺文志》中对于经方的描述,「本草石寒温」,以寒温偏性来治病,用错了叫做「以寒增寒、以热益热」,可以说《本草经》是以寒温为首。

医经百药剂和不是寒温为首,而是侧重于五味的补泻。

《黄帝养生经》里面讲的五脏补泻方法,简称「五苦欲补泻」,不同于后世的五行理论。它的特点是只讲五味补泻(在运气篇中是六味,有淡味。《太素》也是有淡味),不讲寒温。

为什么五苦欲五脏补泻不讲寒温?因为他说的是「急食」,是吃食品,包括五果、五菜、五肉、五黍等,全都是食品。这是讲食疗法,食品偏于平性补益。

食疗法在《素问》中,又叫做「汤液醪醴」。汤液治轻浅的疾病,醪醴治疗久病顽病。

这就是「和剂汤法」「调百药剂和」的医经内治法,讲究虚实补泻,而不是以寒温为首,全部说的是「急食」的食疗。

正是因为《素问》对内治法的误会,才会把五味食疗脏腑补泻的方法误为经方药法,误导了《辅行诀》的作者。当下的伤寒学术,更是乱成一团。

结语

一连串的车祸,包括伤寒内治法与经脉三阴三阳的关系,内治法经方本草与和剂食疗的关系误会,都是因为《素问》。

可以说,三阴三阳「六经」概念在伤寒论中的使用是持续一千多年的重大失误。整体上六经、八纲都是误读的结果。这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历史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