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缺血,哪里疼!一张治肢体疼痛的老方子,补血止痛,值得一学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临床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从事中医事业这么多年来,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上了岁数,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
我也经常看见身边的人,常常在一起讨论,说这个地方有骨刺,疼,那个地方有风湿,也疼。
在这里,我想告诉读者一句话:疼,不完全是因为你有骨刺,有增生,有风湿。
真实的原因,可能是源于你血虚。
也就是说,哪里缺血,哪里就疼。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吧。我以前,遇上过一个老太太。
这人啊,有一个毛病,就是两条胳膊疼。疼到什么程度呢?想哭,又哭不出来。其中,右侧胳膊疼痛最剧烈。
她到医院去,有的人说是风湿病,有的人说是关节炎,有的人说是神经痛。用了很多办法,无效。
后来,她没办法,辗转找到了我。
我问老人家,到底哪疼啊?骨头疼,还是肉疼?
患者说不清,总之是是疼。
当时,我的脑海里,也全都是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之类的东西。这些办法,是治疗痛症的常用办法。不过,看到患者之前的治疗方案,我心中想,算了,以前都是这么治的,人也没见好啊。
这时候,我仔细查看患者,发现脉象偏革。什么叫革脉?就是说,摸上去很硬很紧张,但是仔细品,发现细弱无力,很空。再看舌头,舌淡无苔,面色晄白。仔细询问,发现不爱吃饭,食欲不振,平时也不怎么喝水,睡眠易醒,觉浅,二便还算可以。
当时,我脑子里也比较懵。她到底因为什么疼,我也没想起来。但是我寻思着,既然人家来了,我总不能啥也说不出来啊!不管怎么着,我得给人家说出点子午卯酉。于是我就跟她讲,我说你这是气血太虚弱了,咱们补一补吧。
我建议一个配伍,就是黄芪12克,当归9克,肉桂3克,炙甘草3克,橘皮6克,白术6克,人参6克,白芍18克,熟地黄9克,五味子4克,茯苓4克,远志6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2到3次分服。
我的想法就是,按照你的这个体质,用这个配伍肯定舒服。你一舒服,就意味着没白来,我就好交差。
结果,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患者回去应用5剂之后,手臂疼痛大减,而且感觉睡眠加强,食欲增加,整个人彻底精神了。
再后来,通过回访,得知患者手臂疼痛几乎没有再发作过,最多就是偶尔发酸。
当时我心想,得,这还歪打正着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现在的我,回想起来,觉得这里头确实有学问。我给你说一说吧。
其实,这个人啊,有血虚的问题在。
面色晄白,舌淡,这不是血虚吗?脉象空虚,那是因为血虚失养。血虚,收敛不住气,所以精气外发,鼓动脉道,使得脉象看似有力紧张。其实,这都是血虚的表现。
同时,这个人食欲不振,舌苔少,说明有脾虚气弱的问题在。口不渴,说明体内阳气虚少,津液不得运化和利用,所以患者不渴。
另外,她睡觉不好。为啥?血虚不养神。
正因如此,我用了上头的配伍。这个配伍,其实就是古方人参养荣汤。它是老配伍了,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个配伍,就是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四物汤(熟地、白芍、川芎、当归)的基础上加减来的。总体看,无外乎黄芪、甘草、白术、人参、生姜健脾,当归、白芍、熟地、大枣养血。陈皮理气,使得补而不滞。肉桂一味,可以温阳益气,增进补益之功。远志和五味子,养心安神,促进患者睡眠。就这么简单。
那么,这样的配伍,为什么能改善患者手臂疼痛呢?
今天,我想这个问题,认为它关键在于解决了“血虚致痛”的问题。
正如我开篇所说,肢体疼,不完全是因为有骨刺、增生、受寒、淤血等等,还要考虑血虚,不能濡养经脉。我们的筋肉,离不开血液的滋养。血少,肢体就会疼。这就好像小孩子饿了,他会哭一样。
那这个时候,就得补血。我所用的人参养荣汤里头,咱们仔细看,其实有大队的补血药。尤其是白芍和炙甘草配合起来,还有芍药甘草汤解痉止痛的作用。这就当然能让患者止痛了!
后来,我仔细查看中医方剂专著,对人参养荣汤这个古方的解读,发现它的主治范畴,就包含“骨肉酸疼”。可见,我当初的无意之举,还真就切中要害了。
后来,我受这个事儿的启发,遇到肢体疼痛的人,常常会想,他有没有血虚、正虚的一面。如果有,就给补上。尤其是对于年高的肢体疼痛患者,这个思路屡屡奏效。
今天,我把这道理讲出来,让读者朋友学习到、体会到。如果你也是一个常年被肢体疼痛所困扰的人,而且具备气血亏虚、血不养筋的特征,那不妨从我的叙述中,找到一点解决问题的思路。
当然,文中我所述配伍,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因此我请读者朋友,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有些人的肢体疼痛,在正虚的基础上,还有邪实的一面,即所谓虚实夹杂。这就需要进一步仔细辨证应对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