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著名导演因病逝世,本可用中医治愈,却败给3颗安宫牛黄丸

文 / 你的健康去哪里
2020-10-16 00:17

再讲一个赵绍琴的医案,且听我慢慢说来。

病人陈方千,63岁,是北影厂的著名导演,在传染病医院四度昏迷。

因为是赵绍琴的老病人,所以呢赵老在北京开完会,晚上特地去看了一下。病人由于之前去了江南苏州南京等地拍戏,那里冬天湿冷,又工作劳累。

回到北京,正逢春节,大吃大喝,吃的比较油腻,结果呢就在正月十五之后发烧,昏迷,昏迷后住院,住了十几天越来越严重,就转院到第一传染病医院,眼看就没救了。

病人的舌头很白,很润。赵老就怀疑是不是吃了什么凉药了?

但是这大夫没说,他就开了一个温和宣郁温化的方子,因为脉是沉,弦数极了,所以赵老判断是湿郁住了(为什么会郁呢?后面会讲)。

方子还是宣气机。开完方,病人服了二付,昏迷就从四度变为二度。那是不是剧情就像上次那个医案一样,病人就转危为安了呢?

可惜并没有。

为什么呢?这里就要讲到病人家属的问题了。第三次看诊的时候呢,病人家属不仅请了赵绍琴,还请了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一起会诊。

看了那么多医案,发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很多时候事情就坏在病人家属的身上了。他们因为自己不懂医,无从判断医生的好坏,加上“病急乱投医”,以为医生越多越好。

其实啊,这看病最忌这种会诊。

每个中医水平不一样,有时候判断也会南辕北辙,更何况西医和中医本就不是一家,理论体系不同,更是无法合作。

当时找到赵老治了一半,而且有效,这时候就应该给予大夫100%的信任才对,因为见效了么,疗效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家属犯了治病的大忌,又去找了另外一个医生。

所以当时赵绍琴老先生就有些不高兴,心想:“我这还找不到头呢,他来了,听谁的?这病我都够治了。”结果那个主任说:可能是虹网膜下腔出血,建议做检查。(看,西医辩病先要检查,查不出就做不了治疗,一来二去,人就没了。)

再问赵老怎么看?赵老也不好说什么,就说那就做吧。

当时就没开方。所以这人就错过了最佳的时机,检查后说不是虹网膜下腔出血,家属也没有再找赵老,就用医院开的药。结果没几天人就没了。

赵老几天后得知消息,很是难过,天天想不通,人怎么就死了呢?

好巧,那天他接了个病人,那病人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大夫,是解放军医院的。赵老问她:“你这么年轻,当什么大夫啊?”

那女的说:“你可别瞧不起我,陈方千可是我治的。”赵老一听,正找你呢,就问:“你是怎么治的呀?”

那女的说:正月十三、四日,他发烧又吐,北影就送我们医院来了。”“他昏迷啊,你怎么治的啊?”她说:“一天三颗安宫牛黄丸。”

“后来输了一个礼拜的液,没好,就转院了。”赵老这下明白了,心里这个懊恼啊,“早知道你是这么治的,我当时就能治好他啊。”

那天赵老开的药呢,都是桂枝、香药,芳香走窜的,以开他的湿郁。万万没想到这人吃了那么几天的安宫牛黄丸。因为他是有湿邪,怕凉遏、寒凝、冰伏,那么多安宫,早就冰一块了。气机遏住了。

哎,庸医杀人啊,一个简单的湿温,被三颗安宫牛黄丸给治死了。真是最怕西医开中药,奉劝大家一句:可别吃西医开的中成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