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伪科学”吗?还是“非科学”?

文 / GT脊椎矫正
2020-04-08 16:31

如何看待中医药的科学性

摘要:中医药并非完善的科学体系,但它所包含的经验科学是具有很多应用价值的。中医正在向体系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发展。作为中医的学者应该暂时搁下争执,而是转而对中医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在理论上增加中医的可信度,让中医发扬光大。

一、中医是否具有科学性

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如下:形式逻辑主义划界标准(即科学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和证伪主义划界标准(即科学不能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中医的理论成果是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积累,蕴藏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强大的理论体系。而与现代医学建立在解剖、实验的基础上不同,中医的学说包含阴阳五行、血气经络的学说。

“阴阳五行”是指中医对事物按照其性质进行划分、归类后,在哲学意义上的一个描述,并不能在实际中找到的特定的事物与其概念相对应;而“气”和“经络”,在解剖学中还未能给予很好的解释,其形成过程也是通过承认假设并在之后的过程中对应其存在进行治疗,得到了好的疗效而定义的。

现代科学的建立是多种自然学科相互杂糅而成的,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医的理论自成一系,不能与其他的科学体系形成紧密的联系。 然而,关于中医并非完善的科学体系,但它所包含的经验科学是具有很多应用价值的。不可否认,古代中医确实是一种经验的医学,无法科学的论证其疗效和量化其成果。不过同样,西方科学很多也是从经验上发展而来,只是在后来的过程中公式化,简化了。那些试图把医学纯科学化,认为医学只是纯粹的科学,这种极端的观点也是行不通的,中医学不仅有科学经验在其中,还包括了人文关怀,这与冰冷冷的医疗仪器是截然不同的。

现在全国各大中医院校中也同样设置有中药学院,中药学院里面还设置有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等各种现代药物研究学科,他们正在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理学和中药毒理学。中医正在向体系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发展。

二、中医科学性不应成为争论焦点

中医的科学性,本不应该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但是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医的科学性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争论的症结可概括为:以错误的立场和观点对待“不可通约”。不可通约存在于中医与西医之间,而在其背后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为了使更多人认同中医,俗话说,“西医治已病,中医治未病”,西医针对已有的病症,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治疗,然而,中医根据阴阳五行等理论,中医能够对人的身体进行慢性的调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并且根据试验的结果,中医的治疗理念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截然不同,中医确实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而且人们意识到了中医理论的重要性,尤其是养生保健的中医之道。这就说明,中医的理论和疗法是具有正确可取之处的。 可以说,中医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由实践能够证明其正确的。中医的专业人士应该暂时搁下争执,而是想办法利用试验手段对中医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在理论上增强中医的可信度才是重点。

三、如何发展科学化的中医 在网上经常有些驳斥中医科学性的言论,拿出些张悟本之流误人子弟的言论来批判中医。不可否认任何时代都会有些江湖郎中打着中医的旗号赚取名利,实则并未给中医的发展带来良性作用。 “非科学”与“伪科学”是两个概念截然不同。关于伪科学一种说法是:凡是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把非科学说成是科学,即时伪科学。我比较偏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伪科学”一词带有很强的贬义成分,更多的是在道德的范畴,而非科学的范畴了,社会上有的人为了追求名利,想利用假的科学谋取私利,或是谋求虚名,其所利用的才是被广泛认同的“伪科学”。显然,中医与以上伪科学的定义不同,不应划入伪科学的范围。 伪科学还有个概念,就是明知科学理论已经如何看待中医药的科学性被证伪,出于个人利益,利用某些手段(行政力量、话语权)来维护这一科学理论,打击反对此理论的其他科学理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也不是伪科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而现代科学大多就是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的就是科学,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就不科学。而不是符合某种理论。所以用一些西方的判断科学的标准来给中医贴标签是不合适的,一来中医是产生于古代中国,与西方科学体系完全不同的环境。二来中医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益,从这点上来说应该给中医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定义。 朱清时院士在《我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中说道:“我在英国剑桥大学时认识一位我国学中医的访问学者,他被普茨茅斯大学药学院用高薪聘请,去帮他们把《本草纲目》翻译成英文,然后把各种药用植物的英文名称和实体找出来。那时我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内容之一—中医,在国外很受重视。然而在当时的中国,也就是七八十年代,中医被认为是落后的、甚至是迷信。我在西方国家学习时的感受,反而是国外比国内更重视中医。” 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医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许多很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否定中医。在很长时间中医处于 被“西化”的过程中,中药要提炼它的有效成分,这样做肯定有用,是中西医学的交叉科学。但是不能只干这个,更不能用它代替中医。因为一旦提纯出一种成分, 离开了复杂性背景了,说不定这种成分不仅起不了作用,还会有害。中医讲究药材与调理的搭配,有时单从西医看来起不到治疗作用的药材,在与其他药材搭配后可以起到奇效,这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在微观领域有机质,特别是蛋白质的卷曲结构往往对它的作用有很大影响,而这点上就连现代西方医学也是泛泛而谈。剧毒的东西,加工、配伍得当,能够变成良药这便是中医的神奇之处。一些药综合成分和单元成分的作用相反,体现了中医辨证思维,最后希望中医药知识能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年轻人也应该接触中医培养兴趣,不要让其中的一些宝贵知识和经验流失到历史的长河中去。

参考文献:《中医只有经验没有科学研究吗》——朱国苗

《我对中医科学性的认识》—————朱清时

“中医问题访谈”资料————皋永利主编、祝世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