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尴尬,针药巧排除
打嗝,中医又称“呃逆”,是膈肌痉挛收缩而引起的,原因尚不明。因横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与牙痛一样,打嗝虽然不算是个“病”,但打个不停十分尴尬,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件颇苦恼的事。从古到今,治打嗝的窍门不少,像民间常见的屏气法、深呼吸法、惊吓法、喝冷水喝热水、牵拉舌头等等,可谓花样百出。今天笔者想推荐一些中医的方法给大家,若是上述方法都没有成功,或许下面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眉头)凹陷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经主表,所以此穴对于着凉吹风后的打嗝更有效。春节期间有位患者来急诊做心电图,笔者发现其呃逆不停,便问他是为什么来看病。患者说:“就是打嗝不停……都3天了,什么方……法都试了,吃中药……也不见效……才来急诊的……查了半天……也没什么结果……”患者苦笑,已经打嗝打得连话也说不连贯了。这让我想起了曾听过的一个病例:有一个大学生,饱餐后出去洗澡吹了风,回来就打嗝不止,试过很多常规方法都无效,也有两三天,后来,老师只是点按攒竹,几分钟便止住了。想来春节期间,患者多半也会饱餐走亲戚,跟那位学生的情况差不多,当即便提议给他试一下。让患者平躺,这样头后面有支撑,更好用力,用双手拇指按揉攒竹穴,患者大呼酸胀,眼泪直流,但按揉不到100 下,患者的嗝便真的渐渐止住了。嗝是由控制呼吸的膈肌异常运动,气体上冲产生的,而肺主气,司呼吸,且其性属金主沉降,刚好与之对应。风门穴与肺俞穴均在背部,分别位于第2、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取俯卧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标志:颈部前屈时项部最高骨性突起——第7颈椎,再向下数至第2和3胸椎棘突下方,根据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之间为3寸,两线的中点即脊柱旁开1.5寸处为风门穴、肺俞穴所在。找到穴位后先用左手两手指指腹置于两侧风门穴上,右手用拳大力敲击,再置于肺俞,做法同前。但要注意,这个方法不宜用于老人,以防震动引起血栓脱落等问题。刺素髎素髎穴在人体的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也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本法强调要用粗针并且要患者“眼睁睁”看着粗针缓慢地接近和刺入鼻尖(浅刺避免伤到软骨),想来可能与惊吓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曾用类似药香的“万应点灸笔”隔药纸(为防止留下印记)点灸患者鼻尖,使其有虫咬感,也是点一次就收到了止嗝的效果。鼻尖弹性太大,按揉效果可能会比较差,但较敏感,所以若一次给足刺激(针刺或点灸,也可以用带火星的火柴棍或线香隔纸刺激),多有效验。若上述方法仍不见效,就需要考虑中药调理一下了。呃逆一证,多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故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降逆止呃。若是危重久病患者出现呃逆,有可能是胃气败绝之象,更应请专业医生处理,故在此不赘述。仅举3个方剂,读者可自行参考试用。1.小半夏汤(姜半夏、生姜)本方证因痰饮停于心下,胃气失于和降所致。以呕吐痰涎或干呕呃逆但口不渴,饮食不下,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方中姜半夏辛温,既燥湿化痰涤饮,又降逆和中止呕,而生姜为呕家圣药,降逆止呕、温胃散饮,且制半夏之毒,是治疗痰饮呕吐、呃逆的基本方。2.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大枣、生姜、党参、甘草)本方证因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以呃逆、呕吐,口干,舌红嫩,脉虚数为辨证要点。方中橘皮辛温行气和胃,竹茹甘寒清热安胃,共为君药,余下药物主要起到补益养胃作用,对于胃虚有热(如手术后导致)的呃逆、干哕较为适宜,但注意呕逆因实热或虚寒而致者均不宜直接用。3.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党参、生姜)本方证因胃气虚寒,症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方中丁香温中降逆,是治微寒呕逆的要药,柿蒂苦平降泄,专入胃经,为止呃要药,生姜、党参仍起到补益养胃的作用。四药相合,共奏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之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