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茯苓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0-02-06 00:17

在古代,茯苓已经非常有名了,古时候的人们将茯苓称为是四时神药,意思就是说无论在春夏秋冬哪个季节茯苓都能发挥很好的药性,是人们比较喜爱的一种中药材。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是中药材中的佳品,女性还常常把它制成粉状当做美白面膜。那么茯苓可以怎么用,怎么吃?

说起茯苓,很多朋友都会想到茯苓膏、茯苓酸奶、茯苓酒等,可见茯苓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的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四时神药”,茯苓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的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茯苓是生长在地里的一种菌类物质,它的生长环境很有特点,是抱着松树根生长的。早年间,老百姓中流传着很多关于茯苓的传说,据说茯苓是种很神秘的东西,如果松树根上有茯苓,那么松树上一定会有菟丝子。六味地黄丸的创始人,也是中医儿科的创始人,宋朝的名医钱乙,患有风湿病,他就是用茯苓来给自己治疗的。他让自己的亲戚到东山上去采茯苓,找到菟丝子以后,用火烧,烧到菟丝子的根部的时候,就一定能挖出茯苓来。

曾经有研究者把能够搜集到的中医方剂做过统计,结果发现,历代的中医方子里,用得最多的一味药就是茯苓,这说明茯苓是为广大医家所重视的一味药。

健脾利湿用茯苓

茯苓主要是用来祛水湿的,此外还有安神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说:

“茯苓味甘平,主胸邪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了茯苓的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安神,二是可以祛湿。茯苓皮也是祛水湿的,它祛水湿的功效比茯苓还要强,如果只是祛水湿,不需要健脾的话,医生有时候开方会用茯苓皮。

茯苓健脾利湿的作用

1

水湿的分类

水湿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也分为两种,一种是侵入我们体内长时间停留的,如风湿;还有一种是短时间停留的,比如夏天的感冒。内湿是中医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现代人很多都是内湿体质。

内湿产生的原因跟大家现在的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是因为现代人运动少,很少走路,而且体力劳动也减少了,所以整个身体的机能就没有以前那么强健了,脾阳也就不那么强健了。中医讲脾阳的功能是运化水湿,体内水气的上腾下达,都要靠脾的输送,如果脾的功能弱化了,水湿就容易留在体内。

第二个原因是现代人吃寒凉的东西特别多。古代没有冰箱,冰镇的饮料只有皇宫的地窖才有储存,老百姓是喝不到的,那时候老百姓喝点井水就是最凉的东西了。现代人接触冷东西的机会特别多,这些都容易伤到我们脾胃的阳气。比如说冷饮,喝下去之后,凉气不是从肌表往里传的,而是直接从内里往外凉,这叫心里凉,结果就会直接伤到脾阳。被伤到的脾阳就不能运化水湿了,水湿就停留在了体内。脾胃是我们人体一个水利枢纽的中转站,如果水利枢纽的功能弱了,整个的水利系统也就不畅通了。

第三个原因是现代人吃得太好了,吃的东西所含的热量远远超过了身体所需要的热量。人类在几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都处于一种吃不饱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能吃到很多好吃的东西,这对于脾的运化功能来说是一个考验。营养物质摄入以后,脾脏运化不掉,痰湿体质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因为人体水湿多了,又有痰积在体内,水湿凝结就化成了痰。同时,食物吃进去如果代谢不出去,也会变成痰,这些痰湿就会影响脾胃的运化,于是我们的脾胃就变得越来越虚弱。

2

人体内有水湿究竟会有哪些症状呢?

从舌头上来讲,水湿重的人舌体一般都是胖大的,而且舌头边上有齿痕(大多数齿痕是因为舌体胖大被牙齿长期挤压而形成的),舌苔厚腻,脸上有黑斑,而且黑斑一般都分布在嘴唇周围,因为嘴唇周围是脾的反射区域。

水湿重一定会遏制脾胃的阳气,当脾胃的阳气被遏制住的时候,人的身体就会感觉酸软,无力,不愿意动弹。体内有水湿的人,还会有胸满痞闷、小便不利的症状。

与茯苓有关的祛湿方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了很多的治病思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祛水湿,说明那时候张仲景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水湿对人体的危害了。他所列的方子里有一个祛湿方,叫五苓散。五苓散的功效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水湿内停、痰饮等病症。

五苓散中主要的药物是茯苓,配上猪苓、桂枝、白术和泽泻。猪苓跟茯苓的功效类似,也是祛水湿的;桂枝是温阳气的,就是把水湿祛除了以后再把体内的阳气振奋一下。五苓散虽然只有五味药,而且药量都不大,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茯苓治脱发、失眠

现代中医名家认为,有些人出现头发脱落跟体内有水湿有关。如果阳气控制不住水湿的话,水湿就会上泛,正常的情况下气血是应该滋养头发的,但水湿上泛以后,气血就不能上行于头滋养头发了,头发就会出现脱落的现象。一个治疗脱发的方子,叫一味茯苓饮,就是把茯苓研成粉末,每次用6克冲水服。吃一两个月以后,头发就会开始生长。有水湿的人出现脱发的话就可以用一味茯苓饮的方子来治疗。

茯神是茯苓抱着松树根的部分,有安神的作用。《神农本草经》里记载茯苓有一半的功能是安神的,专门治疗跟神志有关的疾病,比如失眠、惊悸、心神不安等症状。治疗失眠时,可以用10克茯神、10克研成粉末的酸枣仁,然后用水冲服,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食之有道,茯苓的食用方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服用茯苓呢?茯苓很少单独使用,经常和白术、人参、党参配在一起用。我们自己可以做点茯苓粥,把10克茯苓、2克党参捣碎以后,放到米粥里一起熬。用茯苓熬粥在道家已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吃点茯苓粥,但也不能天天服用,一定要有水湿表现,如舌苔厚腻时,才能食用。

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有关于茯苓霜的记载。《红楼梦》第60回中还详细介绍了茯苓霜(碾碎的白茯苓末)的服法,即用牛奶或滚开水将茯苓霜冲化、调匀,于每日晨起吃上一盅(净含量约20克),其滋补效力最好。

古代的人认为用人乳把茯苓炮制以后,更容易吸收。现在我们可以用牛奶来炮制它,在热牛奶的时候,放入6克研成粉末的茯苓。茯苓中含有大量人体极易吸收的多糖物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久病、体弱、老年人均有帮助。其中的某些成分如茯苓次聚糖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可促进癌症患者化疗、手术后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