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注意事项及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预防

文 / 崆峒养生汇集
2020-01-03 01:14

针灸针法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一、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①.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②.妇女怀孕3个月以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怀孕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应予禁刺,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宜针刺。
③.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④.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⑤.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⑥.针刺尿潴留等患者小腹部的腧穴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事故。
⑦.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⑧.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角度,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⑨.针具器械应严格消毒灭菌,建议使用一次性消毒灭菌的针灸针,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处理及预防
1.晕针
表现:
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晕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
处理:
①.停止: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②.体位:使患者仰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③.轻者休息:轻者仰卧片刻,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④.重者针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醪、内关、足三里、合谷、太冲;灸百会、神阙、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⑤.其他: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
①.初次治疗、紧张或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其顾虑
②.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
③.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其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
④.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
2.滞针
表现:
行针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痛剧
处理:
①.若患者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造成者,嘱其不要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
②.医者可在局部循按或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缓解肌肉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转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
①.做好解释,消除患者顾虑
②.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避免单向捻转,若用搓法时,应注意与提插法的配合
3.血肿
表现:
出针后针孔出血,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现青紫色
处理:
①.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般不必处理
②.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在24h内先冷敷止血,24h之后,再做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进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
①.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
②.在眼区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针刺时,手法宜轻
③.经常出血者,应做血液病学检查
④.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4.创伤性气胸
表现:
轻者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不畅;重者出现呼吸困难,唇甲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体格检查时,可见患侧胸部肋间隙变宽,肺脏叩诊过清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气管向健侧移位,影像学检查可见患侧肺组织被压缩
处理:
①.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出针
②.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
③.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抗感染等治疗
④.对严重者需及时抢救,如胸腔闭式引流排气、低流量吸氧等治疗
预防:
①.医者必须熟悉人体及穴位局部解剖
②.患者体位适当
③.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4.掌握特殊穴位的针刺禁忌
5.刺伤内脏
表现:
刺伤内脏主要症状是疼痛和出血:
①.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胸部强烈的刺痛;重者有剧烈的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导致立即休克、死亡
②.刺伤肝、脾时,可引起内出血,患者可感到肝区或脾区疼痛,或向背部放射;如出血过多,可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
③.刺伤肾脏时,可有腰痛,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或见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
④.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局部疼痛、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
处理:
①.损伤轻者,卧床休息后,般即可自愈
②.如果损伤严重或有继续出血倾向者,应用止血药等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及血压变化
③.若损伤严重,出血较多,出现失血性休克时,则必须迅速进行输血等急救或外科手术治疗
预防:
①.医者必须熟悉人体解剖学、腧穴学
②.掌握腧穴结构,明确腧穴下的脏器组织
③.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掌握好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

三、灸法的注意事项
1.先后顺序
穴位艾灸顺序: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就阴阳而言,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这是说艾灸的顺序是 :
①.一般: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
②.壮数:先灸少而后灸多
③.大小: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
在临床上艾灸时,需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执不变。同时艾灸某两个穴位的问题上,一般没有什么限制。
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艾灸。
临床上需要结合病情,灵活应用,不能拘泥不变。如脱肛的灸治,则应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表明上述施灸顺序是指的一般规律。此外施灸应注意在通风环境中进行
2.禁忌
①.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关节活动部位亦不适宜用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②.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并作出及时处理,其方法同晕针
③.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④.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和衣物
3.灸后处理
①.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烫伤油等
②.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并保持清洁,防止感染
总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者对病人认真负责,严肃细心,集中精神等均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但是针灸治疗最好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不宜患者在家自行操作,以免对身体造成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