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喜燥恶湿”,我是这么治的,怎么就是治不好脾胃病呢?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12-25 16:08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脾性湿而恶湿,治脾病当顺其性,制其恶,此为常理。

“脾恶湿”、“太阴湿土得阳始运”,常被医者奉为治疗脾病的圭臬,然因此忘掉“脾性湿”的也有之,犯了思维上的偏见。


1

其主要表现有二:

一为过用苦燥伤脾性。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苦则脾失濡润,用药亦然。

二为曲解芳香悦脾。湿阻中焦,脾困而失健运,用芳香化湿可醒脾复其健运之职,此为悦脾之本义,若将悦字曲解为喜欢、嗜好,则难免过用芳香而伤脾性。


2

兹举例以证之。

笔者临床遇到某些病证(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有时呈现湿阻中焦,表现为脘腹胀满,口黏腻或口渴不欲饮,舌苔白滑,脉濡、缓。据证予平胃散或藿朴夏苓汤化裁,常收满意疗效。

然也有一些患者,用药始则见效,继用之则脘腹胀满而复作,口渴复增。

细审此类患者,舌苔往往变为薄白欠润、舌色变红,乃苦燥、芳化、淡渗伤“脾性”使然,使湿阻变为阴伤,此时以麦门冬汤(以沙参易人参)化裁治之,可补用药之失当。


另,《霏雪录》曾记载:葛可久同郡富人家女子,年十七八岁,四肢痿痹,不能自食,目瞪。众医莫能治。

可久视之,笑曰:“此不难治”,乃命悉去其房中香奁流苏之属,发借地板,掘地为坎,舁女子其中,扃其扉……

久之,手足果动而呼,投药一丸,明日自坎中出矣。盖此女平日嗜香,而脾为香气所蚀故也。

此案系芳香损伤脾性。器物尚且如此,何况芳香药物?

四肢痿痹,不能自食,无疑乃脾病,若再依“脾恶湿”而予芳香,则无异抱薪救火!

由此看来,“脾恶湿”岂可忘欤!而其中所含的思维问题,岂容忽视?医者,“意”也,“艺”也,“意”也好,“艺”也好,都有思维之游刃。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