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穴几乎无所不治,但很多人不会用

文 / 国医在线
2019-12-24 00:08

膏肓穴

取穴方法:坐位,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开三寸处,按其穴,病人中指有麻木感,说明取穴准确。

为什么说膏肓穴无所不治?

《内经》记载膏肓穴主要是治疗五脏病;

孙思邈认为,膏肓腧(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

《灵枢·九针十二原》对“膏”与“肓”论述曰:“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鸠尾穴位于任脉上,当心口下,大约相当于现代解剖学膈的位置,相当于中医学人体中、上两焦的分野处,其功能正常则中上二焦之气机升降正常。

脖胦即气海穴,当脐下一寸五分,大约为人体中下二焦之关节点,为人体生气之海。它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则下焦之气得以向上温煦滋养中上二焦,中上二焦之气也能够对下达下焦。

由此可见,灸膏肓俞则能够使上中下三焦之间互根互用。三焦既济,则心肾水火既济,自无多梦失精、发狂之疾;肾能够助肺吸入之气深达下焦,自无上气咳逆之患;脾能够得下焦肾的温煦而运化水谷,肾也能够得脾运化的水谷精微而藏之,自无羸瘦虚损、健忘不安之虑。

以上应该就是膏肓穴为什么能无所不治的理论基础。

古人灸膏肓穴的方法

灸疗壮数:每天灸五十壮,累计至数百壮为佳。

灸时病人的感觉:灸至数壮,病人感觉两肩胛骨发热而并不甚痛,反有畅快之感。

灸后的调养:宜食温软饭羹,不宜太饱,不宜饮食生冷、油腻、黏滑和鹅、猪、鱼、虾、笋、蕨以及其他动气发物,不要触冒风寒暑湿,不要犯房室。灸完膏肓穴,如果感觉气壅,可灸关元或中极或灸足三里,以引火下行。

现代人大多不接受直接灸法,也可艾条温灸,禁忌相同。每次灸完最好灸下足三里。

运动膏肓穴,祛除一身疾

除了灸法,日常可运动膏肓穴来达到祛除顽疾的目的:

1、肘部弯曲,分别向前向后转摇肩关节各50次,一日三次,这样可带动肩胛骨上下旋转,以运动背部的膏肓穴。

2、两脚平行站立,两膝微曲,腰直,胸平,两手握拳,两臂缓缓抬起到胸前与肩平,然后用力向后拉至极限,使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挤压两侧膏肓穴,略停1至2秒钟,再恢复原姿态,后拉时深吸气,回收时呼气,动作在水平面缓慢进行,动作到位,使背后有酸胀、出汗的感觉。

中医认为,病入膏肓,人便无药可救了。因此在平常,多开开膏肓,就能百病难侵啦!真是万能的穴位,不告诉家人朋友就太可惜了!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