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文 / 动脉网
2019-08-12 13:06
"

中医药发展历经千年,留下了一批优秀的百年老字号企业。然而近代以来,在现代医学等因素冲击下,这些老字号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据商务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约拥有1.6万家中华老字号;到90年代只有1600余家;而目前仅剩下1130家,其中中医药行业有90多家。行业经历着持续下滑的阵痛。

转机出现在2015年。2015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相继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近20个国家级政策,把发展中医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时行业迎来第二曲线发展良机。

动脉网采访调研了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灵兰中医、大经中医等16家中医药企业,从企业管理、中药、中医等多个维度梳理行业发展脉络,完成了《2019中医药专题报告:中医药老字号的第二曲线》。报告分析了行业第一曲线下滑的主要原因,同时总结出老字号探索第二曲线的十条路径,以期能够激发读者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以下为报告重要内容节选。

主要观点:

1.造成中医药行业第一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忧和外患两部分。内忧体现在中药的生产、研发、质量监督、药效机理,中医的人才传承等问题;外患体现在现代医学的冲击、患者不信任等问题;

2.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增速在2015年触底反弹(3.4%),近四年逐渐缩小和西医类医院诊疗人次增速差距。2018年,中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速(4.4%)超过西医类医院诊疗量增速(4.0%),行业迎来第二曲线发展阶段;

3.老字号企业从深化内涵和拓展外延两个维度探索第二曲线。一方面,通过国企改革、生产现代化、中药追溯体系、中医CDSS、互联网+中医教育等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借助悠久的品牌优势,老字号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大健康战略和中药消费化产品是当下的热门方向。

1. 中医药的第一曲线转折

老字号企业概况

中医药发展历经千年,留下了一批优秀百年老字号企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约拥有1.6万家“中华老字号”;1991年原国内贸易部认定的老字号只有1600余家;目前仅剩下1130家。根据阿里研究院的老字号品牌发展指数报告,其中只有10%经营状况良好。

中华老字号数量逐渐减少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商务部,动脉网整理

目前经商务部认定的113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中医药行业约有90多家(占比8%,名单见附录)。在品牌创立时间上,广誉远是现存最早的中药老字号(创立于1541年),而鹤年堂是现存最早的中医老字号(创立于1405年),二者都有约500年的悠久历史。

中医药老字号代表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动脉网整理


第二曲线之路

英国作家Charles Handy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曾描述,任何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由人创造的产品,都会经历从诞生、生长、衰退,到最后结束的过程。S型曲线最开始是投入期,当投入高于产出时,曲线向下;当产出比投入多时,随着产出的增加,曲线向上;到了某一时刻,曲线将不可避免的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中医药老字号的发展同样适用于这个过程。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中医药行业和老字号企业在近现代经历了第一曲线转折,而且它在第一曲线掉头向下后才开始探索第二曲线,目前也没有完全做到大幅扭转,但它在近年来仍取得一定成绩。下面本报告将探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第一曲线的转折,以及中医药老字号探索第二曲线的具体做法。

2. 内忧外患:近现代中医药转折的原因

造成第一曲线转折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忧+外患”两部分。“内忧”体现在中药的生产、研发、质量监督、药效机理,中医端的人才传承等问题;“外患”体现在现代医学的冲击、患者不信任等问题;

2.1中药研发创新不足

中药原料往往来自天然动植物,成分复杂,药物作用原理不清晰。研发新药的过程很难像化学药一样标准化,由此造成中药研发创新不足。同时我国中药在专利保护上也不尽如意,中药秘方大量流失,海外市场被日韩等国抢占。

根据NMPA(原CFDA)的年度审评报告,国药监通过的中药NDA(新药生产上市注册申请)数量占比极小,2017年仅1个新药获批,而化学药有113个。2018年CFDA也只批准了2个中药新药上市,分别为关黄母颗粒和金蓉颗粒;

近几年NMPA批准的新药生产上市申请数量(NDA,个)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动脉网整理

中国作为中药的发源地,理应成为行业龙头,但无论是在产值上还是专利申请上,都被日韩等国甩在了身后。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全球中药市场份额一年约800亿美元,我国仅占10%。在国际贸易中,中国生产一些廉价的中药材,出口到日本、欧洲,然后他们生产成一些高溢价产品。海外中药市场上,中国拥有专利数量仅为0.3%,而日本和韩国却拥有全球中药专利的70%以上。

2.2. 中药质量监督混乱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17年度药品检查报告》,全年发现药品GMP缺陷4339项,涉及中药饮片的缺陷有116项。2017年,国家药监局对57家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其中中药类生产企业38家,共有29家企业不符合相关要求,其中21家企业被收回药品GMP证书,符合要求的共有7家企业,2家企业已无相关生产资质。

2017年国药监药品飞行检查剂型分布情况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2017年度药品检查报告》,动脉网整理

中药材作为农产品的一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产地分布广,生产流程复杂,所以容易发生农残超标、以次充好等质量问题。同时它的标准化程度也比较差,难以衡量与监控质量标准。总之,我国中药材流通行业一定程度上存在“小、散、乱”等情况。中药材难以溯源、中药材产业种植信息不透明、很多药材不符合标准、缺乏严格监管。药材的来源、晾晒、包装、存储、运输等均没有相应的规范。

中药饮片行业近五年被收回GMP企业数量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国家药监局,动脉网整理


2.3. 中医馆盈利模式单一

根据《中医药馆》期刊的普查调研,全国约有5.5万家中医类医馆,包含国医馆、中医馆和中医诊所三类,行业收入约170亿元。国医馆代表了医馆的较高水平,根据对全国578家国医馆运营情况的统计分析,国医馆的盈利模式仍以药品销售为主,国医馆平均医师数量10.4人,平均诊室数量7.5间,每年平均营业额1084万元/店,主要由诊金收入、医技收入、药品收入三部分构成。

国医馆发展基本情况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动脉网整理

其中年均药品销售收入777万元/店,占比72%。而真正能体现中医师技术的医技收入占比18%,医技项目主要有针灸、火罐、理疗等。诊金收入只占10%左右。中医馆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医生开出的处方,但开药哪里都能开,这导致中医馆缺乏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打造可复制的连锁中医馆。

国医馆药品收入占比72%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动脉网整理


2.4. 中医人才传承困境

优秀中医师一直是稀缺资源。传统“师带徒”模式难以满足每年中医类医院6.3亿人次的诊疗量需求。同时中医师的评级体系也远不如西医完善,目前国家对优秀中医师的评级主要有三级: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

国家卫生委、中医药管理局、人社部在2009年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共评选了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包括民族医药)的老专家。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2014年和2017年新增两批共60人。

90名国医大师所在单位分布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脉网整理

90名国医大师一半在医院临床,一半在高校教育岗位。截止2018年底,90名“国医大师”中已有14人去世,在世仅剩76人。优质中医师的缺乏,对“师带徒”的人才传承模式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2.5. 现代医学的冲击

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比较依赖医生的经验。医生的典型做法就是以多年的经验,来为患者下处方。但这种主观经验得出的结论有可能是靠不住的。

1543年,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论》,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开始。现代医学属于循证医学。循证医学告诉我们,临床决策要依赖“证据”,而且这种“证据”一定是一种严谨观察和论证的结果,而非随意地见闻。“证据”即医生在回答一个临床问题之前,对所有的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地收集、评价、整合,得到一个可以切实参考的依据。

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差异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动脉网整理

虽然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并且在《中医药法》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予以强调,但现实状况是中西医并没有达到“并重”。二者无论是在医疗体系建设、机构规模、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个层面,都显示出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格局,中医药倍受冷落。而且有趣的是,临床上70%-80%的中成药都是由西医临床医师开具的。

3. 涅槃重生:探索第二曲线的十条路径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众多利好政策,为中医药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同时传统老字号企业从深化内涵和拓展外延两个维度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曲线,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卓有成效,营收和净利润不断增长。

3.1深化内涵:解决药和医的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自身能力的提升。中医药行业自身主要涉及“药”和“人”两个部分,部分企业针对这两个方面从组织架构、中药流通监管、人才教育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自身实力。

第一条路径:国企混合制改革

中医药老字号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经历过公私合营,甚至最后发展为国企。据中信建投统计,医药行业的国企当中,中药企业占比最高,达到30.91%。

部分中医药国有企业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动脉网整理

部分国有老字号企业正积极进行改革,典型代表如云南白药、广药集团下的白云山、太极集团等。改革路径主要有资产整合重组、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改革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不是单独割裂的,通常是兼而有之,共同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云南白药混改的三个阶段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天眼查,动脉网整理

云南白药在吸收合并的同时,拟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用于后期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 76.34元/股,目标回购总额7.635—15.27亿元。根据2019年5月最新消息,公司目前累计回购股份数量6.5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63%,总金额约460万元,完成度不及最低目标的5%

第二条路径:中药生产现代化

中药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中药材原料、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三个阶段。传统制作过程以手工炮制为主,费时费力。随着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大多老字号企业通过自建现代化生产基地、引进流水线、自主研发现代化生产设备。一方面企业能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有助于产品质量控制。

  • 天士力

2019年5月,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市举行。天士力控股集团以“中国医药·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展台,成为了本届智能大会上的亮点之一。 当前,立足于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天士力,正在实施以“全产业链质量数字化”为核心的现代中药智能制造升级。

公司自主研发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速微滴丸机,代表着现代中药智能制造的重大突破,曾入选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和央视的国家品牌计划。

该设备是现代中药智能化生产的标志性技术装备,其通过电磁悬浮震动和深冷技术,通过滴制盘以4倍重力加速度,从车间四层楼高位垂直滴入18米长的-130℃深冷氮气中,瞬间冷凝成固体微滴丸,再迅速升温干燥灌装成胶囊。超高速微滴丸机目前已经研制到了第五代,将原来一条生产线所需操作人员减少了72%。

天士力自主研发的超高速微滴丸机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动脉网整理

这套装备还与生产前端的数字化车间,通过智能化检测、智能化控制,构筑起一个现代中药智能化全流程工业体系。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高5倍。

除了现代中药,天士力一直在向生物制药转型,这也是其第二曲线的方向之一。2018年,天士力控股集团子公司“上海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后者专注于生物医药研发,成为一家覆盖多治疗领域的生物药商业化平台。

第三条路径:建立中药流通追溯体系

正如第二章所述,2017年全国共收回药品GMP证书157张,中药饮片、片剂成为重灾区,中药材流通监管体系不健全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近几年商务部开始着手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中药追溯是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对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信息进行处理,实现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全程可监控的链条形成。

扫描二维码追溯中药全流程信息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山西省中药追溯系统

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过程

2012年以来,国家分三批支持18个省、市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初步建成了以中央、地方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材经营、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和中药饮片使用六大环节追溯子系统为支撑的流通追溯体系。

第四条路径:互联网+中医教育

中医的培养仍以传统大学、科班培养为主。目前全国一共有24所中医药大学,但211院校只有1所,双一流大学只有6所。24所中医药大学中大部分是由“中医学院”更名、合并而成。

全国24所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动脉网整理

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毕业在岗的医学生仍然需要持续的学习。互联网浪潮下涌现了一种以“中医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中医教育模式。中医在线以知识付费为核心,通过精品课程、论坛、会议等方式,打造中国最大中医教育平台、中医微信社群平台和中医学术直播平台。

目前中医在线已聚集了中医微信论坛联盟512个,海内外30多个国家的25万中医,免费公益课程6800小时,线下系列精品课程超过1000小时,每年300场学术会议直播。

不仅仅是教育,教育之后如何输送优秀中医人才,正是北京灵兰精诚中医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灵兰中医”)在尝试的工作。灵兰中医通过在线教育,结合自有的中医馆,打造可复制的连锁中医医疗机构。

2013年开始,灵兰中医通过中医书友会微信,用学术内容聚集行业大部分中医专业群体。目前微信用户60余万,执业中医师占比很高,大概覆盖全行业的一半。从2016年底开始推出在线教育(知识付费)产品,内容团队的专家都是精挑细选的,关注内容质量,压缩数量。因此聚集了一批愿意付费的专业群体,复购率较高。

灵兰中医力图打造的教育+医疗模式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灵兰中医,动脉网整理

灵兰中医探索的主要方向就是中医教育和医疗相结合,以中医继续教育为基础,拓展中医医疗连锁机构。

第五条路径:AI+中医诊疗

中医传承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医大学、在线教育外,还有一种名老中医工作室“师带徒”模式,但是名老中医属于稀缺资源,全国3批国医大师、6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加起来不过几千人,完全不能满足我国50多万名中医注册医师和每年6亿多人次的中医诊疗需求。

这也是制约中医馆连锁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名老中医的成长速度跟不上连锁中医馆的扩张速度。目前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医馆自己培养高水平中医;二就是采用中医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低年资中医+AI≈名老中医

名老中医本身难以复制,但其诊疗经验可以复制。“大经中医”就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记录和传承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真正解放名老中医生产力。

中医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大经中医,动脉网整理

针对第一种模式,大经中医已经和中国最大的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卫宁健康等信息化公司展开合作。其将CDSS系统接入医院HIS,与传统信息化系统相辅相成;针对第二种模式,大经中医正和南京医药合作,南京医药在全国拥有340余家零售药店,未来将开展坐堂中医业务。

不管是第一种模式还是第二种模式,年轻医师接诊后,按照系统提示进行中医四诊(舌相、面相、脉诊、听诊),并将四诊数据输入大经中医智能化平台,系统会模拟名老中医的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自动筛选出最适宜的2-4条治疗方案供年轻医师借鉴。

3.2拓展外延:寻找新的业务增长

老字号企业一方面夯实自身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拓展外延、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近年来,大健康战略、中药产品消费化、小儿中医馆等特色中医诊疗服务都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为老字号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六条路径:大健康战略

大健康产业可分为以产品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和以服务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两大类,二者均偏重于预防、保健。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更要有正确的健康观念。各大老字号企业都围绕自身优势纷纷推出自己的大健康战略。

  • 同仁堂推出新零售IP“知嘛健康”

北京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经过350年的积淀,目前已发展为集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健康服务集团,旗下拥有6个二级集团公司。同仁堂健康就是大健康板块的支柱之一。

2019年初,同仁堂健康推出全新IP“知嘛健康”,继续完善大健康产业布局。知嘛健康以线下大兴生产基地的“零号店”为依托,逐渐从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到“以服务为导向”的战略转型。

知嘛健康提出的5个创新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同仁堂健康,动脉网整理


  • 象食养医大健康布局

对于西医的“被动治疗”,中医学的核心理念治未病已成为主流趋势。知嘛健康从“象食养医”四个维度,向解决国民被动医疗+主动健康管理的大健康集团发展。

零号店满足用户象食养医四个方面的需求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同仁堂健康,动脉网整理

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同仁堂健康的战略,其更像是一个优势资源整合方。往上,它整合母公司同仁堂的品牌优势;并依赖自身的国家级CNAS实验室的研发优势,在全球建立了十个生产基地,链接494家供应商;往下,同仁堂健康通过数字化运营,对300万会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医生端与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合作,积累丰富的诊疗资源。

  • 商业模式复制

知嘛健康的大健康步伐已实现从0到1,而从1到N的过程,将会走平台化路线。即知嘛健康担任上游平台整合商,引入“城市合伙人”的模式,逐步形成“总部—区域市场—门店”三级运营管理体系,通过直营、合伙加盟、财务投资等方式快速布局全国。

标准门店合作菜单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来源:同仁堂健康,动脉网整理


“零号店”类似于一个“样板房”,在分店的复制过程中不是简单的copy,从城市旗舰店到商场店,再到写字楼店、社区店,针对不同的定位和用户群,推出不同的服务组合。

第七条路径:中药消费化产品

老字号药企利用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高调进入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期望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此过程当中,有人赚的盆满钵满,也有人出售资产黯然离场。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医药工业百强榜》,中药老字号企业大规模进入消费品市场的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最爱进入的领域是口腔护理、饮用品、日化类、保健食品、母婴女性用品等;投放渠道覆盖大商超KA、零售卖场、电商等,药店渠道也非常受重视。

从品类来看,牙膏是老字号跨界的第一个主打品类,云南白药、广药集团、片仔癀等在很早就开始在牙膏这一品类布局。第二个重点角逐的品类为饮用品,包括矿泉水、凉茶、类功能性饮料等。此领域最具辨识度的自然要数广药集团的“王老吉”,彼时王老吉商标纠纷案闹得沸沸扬扬,也带火了凉茶这一品类。自此,药企进入饮用品领域蔚然成风,包括同仁堂、江中集团、修正、太极等多家药企都有布局。

当然,近两年药企跨界最爱涉足的领域当属日化、化妆品类,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广药集团、同仁堂、片仔癀等企业均开发了个人洗护、祛痘、面膜等产品。

中药企业纷纷推出消费化产品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动脉网整理

虽然老字号跨界推出的消费品种类丰富,,但并非所有跨界都是成功的,以上提到的案例中,江中猴菇曾遭食药监处罚、太极水销售遇冷、太龙药业出售大健康业务子公司股权等遭遇,也让药企跨界这件事变得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那么,到底怎么才是药企跨界的正确打开方式呢。我们以在牙膏领域做的顺风顺水的云南白药为例。

云南白药牙膏可以说是消费化产品里最成功的的案例之一。目前云南白药牙膏整体市占率约18%,在国内市场占据第二位,仅次于黑人牙膏的21%。中草药概念牙膏在我国牙膏市场占比约21%,仅次于美白概念的28%,消费者对中草药概念牙膏的认可度较高。

云南白药牙膏营业收入及占比(亿元)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动脉网整理

根据云南白药披露的年报,云南白药牙膏经过16年的发展,从2005年推出,到2010年创造10.4亿元营收(占公司总营收11%),再到2018年创营收入44.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17%)。这一占比逐渐增加,牙膏产品已经成为云南白药的支柱产品之一。

社交媒体下的新营销模式

中医药行业普遍存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云南白药2018年的研发费用1亿元,而销售费用39亿元。为何中医药行业的营销占比如此大,又有哪些新的营销模式?

我们认为,除了传统的渠道销售、互联网垂直电商、线下实体店销售。未来,社交媒体下的新营销模式可能会逐渐占据主流。复盘李子柒、papi酱、办公室小野、新世相,这些爆款制造者通过社交媒体(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直播等),借助完整的知识团队和营销团队,打造了一个个超级IP,最后流量变现。

胡庆余堂和李子柒共同打造的即食燕窝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李子柒天猫店,动脉网整理

中医药老字号的营销也在慢慢向这方面倾斜,通过和成熟IP合作共建营销渠道,如胡庆余堂与李子柒合作共同推出燕窝产品。

胡庆余堂和李子柒燕窝销量对比(单/月)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对比两种燕窝在天猫上的销售数据,胡庆余堂的燕窝主要是燕盏、燕条等形态,平均售价1000元以上,月销量小于100单;李子柒和胡庆余堂共同推出的即食燕窝,平均售价小于1000元,月销量大于800单。李子柒燕窝销量更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即食燕窝相比燕盏燕条等传统燕窝形态,食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二是李子柒的品牌IP效应,吸引了更多年轻一代消费。李子柒的抖音号粉丝1500多万,单个视频点赞量约2—10万,置顶视频最高点击量210万。这种影响力对老字号消费化产品的传播不言而喻。

90后年轻一代作为消费市场的增量,也许不懂也不关心传统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如何放下身段,结合社交媒体IP的优势,联合探索新营销模式,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向。

第八条路径:中医药+旅游

寓休闲于治病,寓治病于休闲。当传统观光旅游逐渐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时,旅游与健康养生相结合的旅游模式必将成为新的趋势。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近几年先后发布一系列通知,致力于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2015年11月,《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

2016年7月,《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和1000个示范项目。

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脉网整理

目前,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公布了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73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分布全国31个省市。示范区主要由市级以下政府牵头打造;示范基地为独立法人机构,如医院、景区(点)、度假村、及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中药生产企业、中医药文化宣传机构等。

6家老字号企业打造的旅游示范基地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动脉网整理

88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中,主要分为产业园、旅游基地、博物馆、养生小镇、文化科普基地等,满足了研学旅游、亲子体验、养老基地、文化传播等市场需求。

东阿阿胶世界

阿胶世界示范基地位于山东省东阿县,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700余亩,按国家AAAAA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是国内第一家集工业旅游和养生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阿胶主题旅游景区,景区包含参观、餐饮、会议、住宿、阿胶产品服务等体验项目。

阿胶世界年接待量150余万人,景区代表景点中国阿胶博物馆保存着多达99道炼制东阿阿胶的工艺场景;记录着推动阿胶价值不断提升的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的故事;清末、民国阿胶包装的演变;甚至其与慈禧太后的渊源与画作等均有记载与收藏。

第九条路径:特色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的长处在于治未病、亚健康管理,这方面可以和西医形成有效互补。尤其是一些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如针灸、推拿、艾灸、耳针、穴位贴敷等,都经过历史长期检验,疗效显著。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大量同质化服务的情况下,老字号企业如何在这些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开辟特色诊疗服务。

我们认为,找好市场定位非常重要。现在的中医馆无论大小,很多都是全科。例如德仁堂、济华中医馆、圣爱中医馆,它们走的都是平台式全科路线。相比之下,专科路线也许会更加合适。例如将每一个病种单独拿出来打造成一个特色科室,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美容科、中医鼻炎科、中医骨科、中医睡眠科等特色服务。

  • 小儿中医馆的典范

成都寇小儿中医馆专注于儿科领域,目前在成都开业的有2家医院,4家社区诊所,1家妇幼保健院,已经建立起了以儿科疾病防治、调养在内的全方面儿科诊疗平台。

其特色业务之一就是小儿推拿,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辅以中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常见疾病。这种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抗生素滥用对幼儿的副作用。

2019年4月,老字号德仁堂与寇小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优质医疗+品质药业一站式服务。德仁堂除了为寇小儿供应中药外,还将和寇小儿合作开展工作室。第一批4家工作室已经开业,分别是德仁堂金阳路医馆、万科魅力之城医馆、龙泉驿马桥医馆、紫檀医馆。

第十条路径:开拓国际市场

除了本土市场,老字号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走出去”不仅为企业带来盈利,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海外业务主要是在当地开设零售终端,产品依靠国内出口,也有部分企业在业务量大的国家自建工厂。

北京同仁堂作为开拓国际化市场最早的老字号企业之一,于2004年在香港成立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国药”)。同仁堂国药主要经营中国香港和海外市场的中药产品生产、零售及批发业务,于2006年在香港自建了一个占地1.2万平方米的生产研发基地,各类设备仪器100余台,具备5个剂型的生产能力,所有生产设施均获GMP认证。该公司2013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于2018年转主板上市。

迄今,同仁堂国药的业务已经遍布五大洲,在中国以外2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各种零售终端约140家。

同仁堂国药营收和净利润(亿元,CNY)

中医药企如何谋变?研究同仁堂、云南白药后,我们发现了10种方法

资料来源:同仁堂国药年报,动脉网整理

同仁堂国药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在10%以上,2018年营收达到13亿元,净利润5亿元,约占北京同仁堂集团净利润的三分之一(18亿元)。

全球140余家零售终端业态主要有药店、中医诊所和中医概念的养生中心三种。药店主要提供心脑血管系列、女性健康系列、保健养生、都市健康四大系列中成药品;诊所配备了同仁堂自己的注册医师,以医带药,提供门诊服务。除了一般门诊,中医概念的养生中心则主要提供理疗、推拿、针灸等养生服务。

以上为报告重要内容节选,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是老字号企业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第二曲线之路,一方面不断强化自身实力,另一方面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总结的老字号探索第二曲线的十大方法中,大健康战略和中药消费化产品是当下的热门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