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德的渊源

文 / 阿虎医考
2019-07-31 21:24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中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精神品质和职业传统习惯,是以善恶标准评价医务人员品质和依靠社会舆论、内在信念、传统习惯来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医德是伴随着医学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阿虎医考为大家整理了中医医德的源头如下。

中医医德的源头应从远古算起。伏羲冒着生命危险“尝味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天柱”;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二毒,以疗民疾”。这些虽属传说,但也完全可以佐证随着中华先民最初医疗实践活动的开展,即有一种“为疗民疾”而不惧艰险的朴素医德相伴而生。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黄帝内经》十八卷的问世,不仅宣告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同时也使中医医德有了最早的文字表述和阐释。《黄帝内经》概括、总结了当时人们对医德的认识,一是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二是指出医生应具备医德,必须“济群生”,为广大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汉至唐时期是中医医德快速发展并形成完整体系的极为重要的时期。西汉湖南郴州人苏耽以自家院中井水、橘叶救治为瘟疫所困的平民百姓;三国民间医生董奉居于庐山之下,为人治病分文不取,但求病愈者栽种杏树,然后再用“杏子换谷”以救济穷人,从而成就了中医史上“橘井泉香、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话。特别是东汉医圣张仲景、初唐药王孙思邈,更是“身行言传”,为中医医德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弃官从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巨著,并在《伤寒论·序》中严厉批评那些浮躁、不负责任甚至恶劣的医疗作风,大力倡导和推崇严谨的治医治学精神;孙思邈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勤奋诚笃,终生不辍,在取得卓越医学成就的同时,写成《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较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医生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医学史上医德思想集大成者。

孙氏对医生提出的以“精诚”为要,尊重生命、仁善博爱、一视同仁、勤奋不倦、精求医术、专心敬业、严肃稳重、廉洁勇毅等要求,基本上涵盖了一名医者应具备的品格和素质,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医德规范。孙思邈之后,中医医德历经诸多医家继承、践行和发扬而更趋完备。南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中的《医工论》;明代张景岳《谈谬论》、《医疗小道记》,龚廷贤的《万病回春》,缪希雍的《视医五则》,李梃的《习医规格》等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医德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涌现出了“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拯救仇家小孩生命”的万密斋(明代名医),“在半夜不顾天黑路难,亲往病家询问白天所开处方药效”的赵贞观(明代名医赵献可之子),“经常收留贫苦患者在家免费治疗,而病愈始令归”的沈又彭(清代医家),“每晚都要检查当日新开处方,如发现不妥即派人找到病家予以纠正”的现代名医施今墨等许多医德楷模和典范,为广大医者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