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中医的辨证

文 / 健康当家
2019-06-19 00:36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是常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共济运动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本病进展缓慢、有家族遗传史。现代医学尚无特殊疗法。遗传性共济失调在中医中无特有病名,根据其主要症状,中医常归之于“痿证”、“痿蹙”、“颤证”等范畴。但又不能与之完全等同。有人认为本病可称为“骨摇”,依据是《灵枢·根结》篇提到:“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意思是指骨节弛缓不收,动摇不定之意,与共济失调的表现吻合,后期可发为骨痿,亦相对应一致。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很多的医院都很少论及治疗。目前此病首先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均有一定疗效。以中医辨证论治者。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相当潜力。共济失调中医的辨证以中医药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大都为个案报告,多未分型,但从各篇报道不同之病机分析及治则,亦提示本病中医辨证有不同的证型,但本病是为遗传性疾病,当以虚证为主,临床虽有风动、火旺之象,也是阴虚之因。故临床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病分阴虚、阳虚,尤以阴虚风动多见。共济失调中医的辨证1.脾肾亏虚 腿足自感无力,起立要用手撑,行走要靠人扶,步态不稳,跨步躯体前倾,足软易于跌仆,肢寒肌肉松弛,动则微有颤抖,平素形寒怯冷,纳少脘胀便溏。舌淡质薄苔白,脉象沉濡微弱。2.阴虚风劫 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手也难以操作,书写歪斜过大,时有肢体颤抖,动作协调不良,言 词含糊顿挫,语句单调不清,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3.肾督阳虚 下肢痿软发凉,脊柱侧弯后凸,行走下肢艰难,躯干前倾欲仆,手足可见畸形,言语呐吃呆愚,可伴心悸怔忡,阳痿不举,性欲减退。苔薄舌质淡白,脉象沉细尺弱。共济失调中医的辨证本病主要分为上述三型,虽其中二型归于阳虚,实是病涉脾、肾,有肉痿、骨痿之别,阴虚虽虚火旺之别,故当详察之。本病之临床疗效,主要是依据其共济失调运动障碍症状的临床改变,大体划分为以下四级:临床痊愈:治疗后步态稳定,双手活动自如,语言流畅,临床症状消失。停药随访三个月后未复发。显效:步态基本稳定,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久行仍乏力。好转:步态摇晃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步态不稳无改善,临床症状变化不大。共济失调中医的辨证王医师临床上治疗案例:男患, 42岁. 2004年6月出现站立不稳、摇晃、步态不稳,呈醉汉样步态;行走时两腿分开,左右摇摆,两上肢屈曲前伸如跌倒状。病人并足直立困难。按:本例主要表现阴虚风劫 肢体瘦削,步履艰难,站则摇晃欲坠,步则曲线行进,两脚剪刀交叉,动作协调不良,伴有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腰膝酸软,或见潮热,手足心热,足跟痛。舌质红或红绛,苔少或见无苔,脉象细数。故以补肾健脾,填精益脑为法取效。以上治疗方剂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请勿私自乱用。 戳此链接马上开始在线咨询您自身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