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经辨证的角度看伤寒,千古经方桂枝汤是如何搞定太阳中风证的

文 / 金兰中医学社
2019-04-26 12:44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乱世中,用尽毕生心血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成为中医后世临床治病的经典之作。后世医家在研究仲景学术时,曾这样认为,仲景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开创中医辨证施治的历史先河。对于六经辨证,可以说是张仲景学术的最为独特的部分,表面上看上去好似波澜不惊,实则里面暗流汹涌,若不能细心研穷,则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在六经辨证里,讲到的第一个经是太阳经,太阳经辨证中,又分为经证与腑证,以及兼变证。而太阳经证中,讲到的第一个就是太阳中风证,也就是桂枝汤证。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这个太阳中风证主要的病因病机是什么呢?太阳中风证是由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病机为卫阳浮盛,营阴失守,是表虚之证。在临床上常以发热(热势不高)、脉浮、汗出,恶风恶寒,鼻鸣,干呕为主要脉证。

太阳中风证最为典型的方脉证治其实在《伤寒论》里有十分明确的记载,即“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证候呢?不妨先来分析一下,卫为阳气,营为阴血,风寒外邪尤其是以风邪为主(寒邪为辅)来侵犯人体最表层的经脉也就是太阳经,卫阳为邪气入经脉的第一层屏障,风邪侵入时,卫阳已然察觉,于是奋起抗邪,在身体就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以及脉浮的脉象)。

由于风的性质具有开泄的特点,又加上卫阳与邪气抗争,很容易导致卫外而不固,营内而不守的现象,这样就会出汗。发热、汗出之际,肌肉腠理就会疏松,就会出现恶风的症状,若此时风邪之中还夹有些许寒意,自然也会有“啬啬恶寒”(打哆嗦)的感觉。若外协突破卫阳,长驱直入,抵达肺胃,就会导致肺气失宣而鼻鸣(鼻塞、打喷嚏等),胃气失降而干呕。

病因病机分析清楚了,自然就会遣方用药了。对于这个证,在治疗方自然要调和营卫、解肌祛风,用桂枝汤治疗。药用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水煎服。服药后,喝热粥一碗,取薄被子覆盖一会儿,使汗微微出(不可大汗)而愈。服药讲究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且服药期间不能吃生冷、黏滑、肉面、酒酪、辛辣、臭恶之类的食物。

那么,仲景设置桂枝汤来收拾这太阳中风(表虚)证,究竟有何奥义?这主要还是在于桂枝汤的独特配伍。本方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疗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桂枝配芍药,是桂枝汤中最为经典的药对,桂枝能调和营卫,温通血脉,祛除风邪;芍药养营阴,同时也能养肝阴;一散一收,相反相成,为调和营卫的最佳组合。另外,桂枝配生姜,辛温发散在表之风寒;桂枝配甘草,益气和中以解肌。如此五药相合,攻补兼施,散收相合,内外互济,既是调和营卫的代表,也是组方规律的典范,于是营卫调和、阴阳相济,则诸证自愈。

最后,对于太阳中风证来说,有几个辨证要点需要注意,一是本证主要是由风邪为主,并非以寒邪为主,虽然症状上也有“啬啬恶寒”之证,但与太阳伤寒证的恶寒显然是不一样的,且本证主要以“恶风”为主。二是本证是风伤于卫,是有发热、汗出的症候的,如果没有发热、出汗症状,则需要考虑其他证型。三是本证鼻鸣干呕二证未必兼见,多以鼻鸣为常见证。四是,脉象上是有独特征象的,风伤于卫,则以脉浮缓为要点,若脉浮紧或浮脉兼其他脉象,则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太阳中风证。也就是说,太阳中风证的必见脉证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而鼻鸣、干呕、啬啬恶寒为或见(然)证。

Hello,伙伴们

就可以关注我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