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急诊方?应首先做好慢郎中,传承中医缺的不是良方,而是良医
西医从诞生以来,中医和西医的比较就从未中断,时至今日,大多数时候都默认了急病看西医,慢病中医调。
近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透露,中医的穴位针灸、小针刀,在一过性的晕厥、痛症、中风、高热等治疗中很有效。将完善中医急诊急救人才队伍,推广中医“急诊方”,推动中医药急诊急救技术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改变中医“慢郎中”的形象。
同时,还将实施重大疑难疾病救治能力培育行动,做好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的督导检查,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睡眠中心的建设,开展罕见病北京中医药诊疗协作网的建设。
不可否认,中医药对于疾病有着确切的效果,中医药文化也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可面对生命的危在旦夕,西医不管从诊断还是治疗,都有着良好的诊疗标准、治疗指南和治疗效果;而中医的确有着深厚的历史,我们有我们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里也诉说了许多急诊危重病的内容,《救急千金方》、《肘后备急方》也都是急救典籍。
可我们缺的从来不是优秀的中医经典方剂,缺的是真真正正的中医家、有着辨证论治,君臣佐使的优秀中医临床丰富经验
如:孙思邈是世界上应用导尿术第一人,他将小葱管插入病人尿道,从另一端吹气导尿,治愈了急性尿潴留患者,比法国医生在1860年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1200多年。
中医药的发展不应急于急症,而应先做好“慢郎中”,治未病,从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做起,从中医的根本做起,首先自己得明白“中医治根”,当我们有更多的中医药人才时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去传承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