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文 / 中医家
2019-04-19 15:04
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的出场频率可以说高过所有经方,所以也有人把桂枝汤这个方子誉为“群方之冠”,又加上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第一个出现的方子,所以又有“伤寒第一方”的说法。

那么,这个桂枝汤里面究竟暗藏着什么奥秘,会有如此殊荣呢?这就不得不去探索张仲景在创始这个方子时的意境了。张仲景在创立这个方子的时候,其实是针对太阳中风证而首先设立的,当然后来在《金匮要略》中,桂枝汤也被用作各种杂病。

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在《伤寒论》中,最早记录桂枝汤的条文是“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是用来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所用的,主要针对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而设立的,除了这些常见症状外,还要符合舌脉的特点,舌苔白、口不渴,脉浮缓或浮弱。当然,经过现代的实验研究发现,桂枝汤除了能够用于感冒、流感之外,还能治疗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疾病,只要辨证属于营卫不和证的都可以使用桂枝汤。

桂枝汤这么厉害,那它就一定会是一大堆药,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并非如此,张仲景创立方剂时,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药味少、药量大(特殊情况除外),按照原文记载,桂枝汤由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组成。如果按照汉代的计量单位换算,的确方中每味中药都超出了现代中医用方的计量。汉代的一两,略等于现在的15.625克,比如桂枝三两,也就是46.875克。由此可见,经方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药物的配伍、用法以及量效关系上。

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桂枝汤的配伍有啥奇妙之处?先来看看这个方子的君臣佐使。桂枝汤以桂枝为君,主要用来解肌发表、发散风寒;用芍药为臣药,主要起到益阴敛营的作用;用生姜为佐药,主要帮助桂枝解肌,同时还有暖胃止呕的作用;用大枣也为佐药,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而全方妙在甘草,它既为佐药,又为使药,作为佐药时,能够益气和中,帮助桂枝解肌,帮助芍药益营,作为使药时,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

当然,这还不算完,这个方子的君臣佐使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其中奥秘甚多,一是桂枝与芍药是个组合,可以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它们二者一个解决卫强,一个解决营弱,相须为用,妙不可言(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另一个奥秘是生姜与大枣也是一个组合,它们二者相合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还可以帮助桂枝、芍药来调和营卫(生姜帮助桂枝,大枣帮助芍药);还有一个就是这个方子的组合里蕴含了收放自如的味道,散中有补,发中有敛,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盛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除了桂枝汤在配伍组合以及量效关系上的独特之处外,它在煎服法上也是颇有学问的,按照《伤寒论》的记载,这五味药用七升水(1400克),用微火将水煮到只有三升(600克)的时候,然后去掉药渣,每次服用一升(200克),服药大约五到十分钟,喝稀粥一升多(大约250克),喝粥后然后盖点薄被子捂一会儿,让全身微微有点汗出,但不要让出汗太多,如果喝一次汗出病好了,就不要喝了,若没有出汗,就按照之前的方法再用一次,如果还是不出汗,就隔两小时后再喝,半天之内将三次服用的药喝完。在喝药期间,不要吃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综上所述,桂枝汤无论是从它的药物组成,还有它的配伍、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都是经方之中最为独到的,也怪不得会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群方之冠”,由此也不得不佩服张仲景先生在用方的时候的独特思维以及高深莫测的用药规则。

来源:金兰中医学社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