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守而不走,性颇壅滞?还是能走能守,补而不滞?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4-12 20:20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白术为健脾益气之良药,但亦有人认为有壅滞气机,阻塞中焦之弊。

如清·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一书中谓其“性守而不走”、“性颇壅滞”,师其说者畏其呆滞,凡遇虚中夹实之证,即不敢放胆运用。

01

白术果滞乎?曰非也。

《本经》列白术为上品,称其善“消食”;《别录》则述其能“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暖胃消谷嗜食”;《甄权》亦述其之“治心腹胀满”。

《本草求真》赞白术云:“其性最温,服之能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

《得配本草》亦云白术“补脾温胃,和中燥湿,益气生血,进饮食”,并认为能“理心下急满,利腰间血滞”。

仲景《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深得草木之情,该书174条云:“若其人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条文引自宋本),说明白术除健脾燥湿外,尚可治疗脾胃气虚,运化失职之大便不通症。

凡此种种,说明白术非但不滞,反能祛满理滞,消谷除胀。

02

医林先辈,擅用大剂白术者亦不乏其人。

如《续名医类案·第十九卷》记载,薛立斋用大剂白术治腰痛一案云:“一妇人苦腰痛,数年不愈,薛用白术一味,大剂服,不三日而痊。”

明末清初妇科名医傅青主最喜用大剂白术,谓其能“利腰脐之气”,并在安奠二天汤条下批评世人不敢放手用白术云:“世人往往畏用参术,或少用以冀建功,所以寡效,此方正妙在多用也。”

《傅青主女科》一书(产后篇在外)收载方剂67首,其中有36方用白术,36方之中又有14方白术用主30g以上,“援土固胎汤”、“救败求生汤”、”两收汤”,三方白术用至60g,“完胞饮”用白术多达300g。

张锡纯称白术为“后天资生之要药”,每用则20g至30g(或稍多),如“振中汤”、“扶中汤”皆是。

验诸临床,然皆未见滞塞之弊。

白术治病之功,向为医家所崇,清·吴仪洛赞白术曰:“味重金浆,芳逾玉液,百邪外御,六腑内充,盖甚言其功广也”。

旷观历代本草所论,多数医家皆谓白术有健脾益气,暖中燥湿,充养肌肉之功。

余因悟出白术补而不滞,具能守能走之两重性,为脾虚生湿,虚实并见之良药。

临症时,凡遇脾虚所致之带下、腹满、泻利、大便秘结等症,则用大剂为治,每获显效,并无不良反应,始深信先贤之不我欺也。

03

附验案四则

一、带下

陈xx,女,48岁,德阳县银行职工,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二日初诊。

病已二月,白带淋漓不断,如涕如唾,伴见气短懒言,身倦乏力,两膝酸软,头昏痛,纳谷不馨,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证属脾精不守,气虚下陷,带脉失约所致。

治宜补脾益气,升阳止带,方用《辨症录》束带汤加味治之。

白术30g(黄土炒),鸡冠花30g,芡实18g,柴胡6g,银杏18g

上方服三剂,白带减少,继用上方加山药24g,续服三剂而瘥。

二、腹满

曾xx,男,39岁,2016年6月12日初诊。

病脘腹胀满已四月之久,前用枳实、木香、丑牛、莱菔子、大黄诸行气破气,攻积泻下之品,纷然杂投罔效,反致胀满益甚,前来求诊。

症见面色苍黄,神倦乏力,怯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脘闷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观其脉症,实属土衰中虚,阳气薄弱,运化无力所致。盖胀满之疾,因气虚而成,不补脾胃之气,不温脾胃之阳,胀从何消?

故拟温养脾胃,补气建中之五味异功散加肉桂治之,肉桂取其温中补阳,宣导百药之功。

疏方:党参18g,白术24g(黄土炒),茯苓10g,炙甘草3g,陈皮10g,企边桂4.5g,三剂。

二诊:六月二十二日,药后胀满减轻,其余诸症亦见缓解,效不更方。上方加制附片12g,三剂。

三诊:六月二十六日,胀满益减,余症均失,守方继进。终以此方为主,加减出入,服18剂而告愈。

三、泄泻

奚xx,女,41岁,2017年2月26日初诊。

患腹泻已半年,时溏时泻一昼夜数次以为常,面色萎黄,肌肉瘦削,食纳不佳,食后脘闷嗜卧,神疲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缓弱。

症属脾胃虚弱,升发无力,治宜补益脾胃,升清止泻。方选《辨症奇闻》奠土汤加减治之。

白术30g(黄土炒),茯苓30g,砂仁8g,山药30g,党参15g,制附片12g,法半夏9g,补骨脂18g,粉葛9g,三剂。

药后泻止神佳,续用上方去制附片,加芡实18g,五剂共研细末,每日服三次,每次9g。散剂服完一料后,诸症皆失,身体转健。

四、便秘

李xx,男,70岁,2015年9月12日初诊。

病已数年之久,大便秘结,数日一解,有时长达一周一解。解则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倦乏力,甚则晕倒不省人事。有时则解不出,唯靠灌肠引便,痛苦万状。伴见面色晄白,神倦懒言,舌淡苔白,脉虚缓。

数年来辗转求治多人,遍服通肠攻积、养血润肠之剂。孰知服攻积泻下药仅能暂效一时,药停则秘结更甚,用养血润燥药则反添胀满。

综观脉症,属气虚大肠传送无力之故也。治宜益气通便,升阳降浊。

疏方:生白术60g,生何首乌30g,黄芪24g,陈皮9g,柴胡6g,荆芥6g,五剂。

药后大便通畅,余症亦减。守方服至16剂,诸症消失而廖。

或问:“方中用升阳药柴胡、荆芥何故也?”余曰:“经云:‘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今用柴胡,荆芥升其脾阳,俾清阳得升,浊阴得降,安能阻塞结滞哉?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housheng68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