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讲中药:芍药功效四讲!太全面了(建议细读)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04-08 12:23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芍药是常用中药之一,苦、酸、微寒,入肝脾经,临床应用范围甚广。

《神农本草经》谓“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通过多年临床体会,归纳其功用主要有四点:养肝补血、敛肝止血、治痢、止痛。


1、养肝补血

芍药单用即可以养肝柔肝,因其酸故能入肝,因其苦故能泻肝之热。《药品正义》说“暂用之生肝”,确具只眼。

芍药配当归,则可和肝补血,因肝藏血,二药合用则养肝以补血,与黄芪、当归同用之直接补血有别。

芍药、当归、柴胡三药合用则养肝疏肝,养肝之体而助肝之用。

临床上若欲以补血为主,可用芍药、当归配伍地黄,阴津充而血易旺。


2、敛肝止血

芍药味酸,能敛能泄,成无己谓“可成阴气而敛邪气”。

肝藏血,酸而敛之收之则可止血,临床上凡吐血、便血皆可用之。

《止园医话》曾载,芍药用于止血,用量一般应在一两以上。

回忆解放前在家乡滦县曾治一崔姓农民,男,40岁,呕吐鲜血,每吐量极大,动辄以“升斗”计,断为胃出血,投以旋覆花代赭石汤加芍药一两半,肉桂三分,一剂血即渐止。

此重用芍药敛肝以止血之故,稍佐肉桂,取桂能枯肝,使肝生发之力减弱,肝血自不妄行。

妇女血崩辨证属于脾不统血者,可在归脾汤中加用芍药一二两,往往可以收到止血效果。


3、治痢

芍药味酸而苦,性寒,又善泻肝胆之热,因而常用以治痢,单用即有效果,洁古芍药汤用为主药。

一般经验,白痢用白芍,赤痢用赤芍,用量五钱左右。《伤寒论》黄芩汤治痢用芍药也是这个道理。

张璐谓“芍药能于土中泻木,为血痢必用之药,然须兼桂用之,方得敛中寓散之意。建中汤妙用人所不知,盖泄痢皆太阴之病,建中专主太阴腹痛也”。

但是,应分清病的寒热虚实。

泄泻之腹痛多由太阴之虚寒,芍药虽能补益太阴,而酸寒之性与脾寒不宜,是以小建中汤专治中虚腹泻,重用芍药而以桂枝温养,目的在建立中州元气,且能泄散阴寒。

如果是痢疾腹痛,则多湿热积滞,虽然也属于太阴失职,乏健运之力,而证是实热,宜清宜通,且宜破滞导浊以治,故不宜加桂。

张寿颐谓:“血痢腹痛,里急后重,欲下不下,更是一团火,深入血分,蕴结于大肠回转之间,非苦寒急下,荡涤邪秽不可,仅用芍药犹虞不及,枳朴硝黄、芩连槟柏皆所宜选......

岂有大实大热之病,而可杂以桂者,是误以建中治虚寒之例治湿热矣”。

此论最是精当,可补张璐之不足。

痢疾后遗症频为难治,痢久,肠道受损,大便总有隐血。曾治一小孩患此,予赤芍四钱配以炒黄连四分,服后很快得以痊愈。

根据芍药有治痢之功用,自创一方名清热止血汤,用以治疗慢性痢疾尚有效果,药用:芍药五钱、银花一两、黄连二钱、生地四钱,四味炒炭,既可止血又可解毒,且无滋腻留邪之弊。


4、止痛

张元素谓“芍药得炙甘草为佐,治腹中痛,夏月少加黄芩,恶寒加桂,此仲景神品药也”。

此以芍药是治腹痛主药。

邹澍谓“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同一满也,而芍药有去取之殊,何哉?芍药之用,在痛不在满,亦以满为阳,痛为阴耳”。

此以芍药为治痛要药。

二者虽已道出芍药主治,但言之不详。其实,芍药止痛治疼,以痉挛拘急疼痛为主。

所以,芍药甘草汤用芍药主治痉挛拘急疼痛诸证;柴胡疏肝饮用芍药可治胸胁疼痛诸证;《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芍药量最重,可用治妇女痛经等。

大凡拘急痉挛之痛,芍药皆能治之,又不限于腹痛一证。

好了,今天的中医知识就讲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刘医生,个人微信:housheng68 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