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所这么火,靠什么赚钱?3点风险需注意

文 / 国易堂中医药
2019-03-24 11:03
中医诊所这么火,靠什么赚钱?3点风险需注意

中医诊所有多火?(来源39健康网)

经历多轮快速扩张的中医连锁固生堂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旗下所有门店2017年接诊患者有望达到500万人次,超越广东省中医院,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超级医院”,且饮片收入也会达到6-7亿;而昆山百佳惠苏禾大药房总经理、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徐郁平在将连锁门店与老百姓进行股权合作后,也毫不犹豫的投资千万建起了中医诊所,并且将进一步投资更多门店……

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5年年底全国有中医医疗机构46494个,中医类医院3966个,中医类门诊部1640个,中医类诊所40888个。中医诊所占全国诊所的比例已经达到约1/5,而在这一数字在资本的助推下,在2016年实现了超过20%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连锁及资本涌入了中医诊所行业。

一家又一家的中医诊所,是新的风口,还是又一轮泡沫?

政策越来越好,门槛越来越低

2016年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再次将中医药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规划纲要》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的规定,即“对举办中医诊所的,将依法实施备案制管理”“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等等,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掣肘中医诊所发展的高门槛降低。

而《中国中医药法》2017年7月1号的正式实施,更是成为各界资本大佬进军中医诊所雄厚信心来源。

在《中医药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创办中医诊所,并指出在医保等权利方面与公立机构一视同仁:“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

中医诊所在靠什么赚钱?

一方面,国家将扶持中医药发展写过国家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诊所的老板们又是如何考虑的?

从政策大势来看,分级诊疗稳步推进,就诊更便利,距离民众更近的中医诊所是对于大型三甲医院服务范围的有效补充,尤其是具备针灸、饮片、推拿等特色诊疗服务项目的诊所而言,根据项目及收费,可以有效筛选出高净值客户进行精准营销,提升客单价相对简单,营收模式清晰,回本快,必然深受民营老板喜爱。

有业内人士指出,众多传统连锁药店老板投资中医诊所的逻辑更为简单——建立“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链条,大部分中医诊所均具备诊疗及购药功能,从而与原有连锁药店形成业务配合,尤其是中药饮片和滋补品的销售,开发新客户,且可从中医药延伸出大量的养生保健类项目,这些项目定价相对灵活,利润率高,客户群稳定,也是资本热衷于投资中医诊所的重要原因。

“只要有知名中医,不愁没有粉丝来;只要有知名中医,不愁没钱赚,”该人士如此阐述中医诊所的盈利方式,“现代人对于健康需求的空前释放,必然会有一大部分花费在中药饮片、中药服务及昂贵滋补品上。”

来自云中医平台智能分析系统的数据显示:中医诊所的主力患者群已经是70后、80后这批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世界观被解放、思想独立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以及他们的孩子,因此30-45岁中青年以及9岁以下婴幼儿占据近60%份额,并且消费金额中挂号费仅占1%,服务费仅占16%,而61%的消费集中在药费!这一部分的高额消费成为支撑中医诊所收入的绝对大头。

民间资本投资诊所的逻辑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在资本通过风口赚取高额利润的渴望则更加强烈。

《诊锁界》在一项2015年针对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中医类医院和中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的收入收益率分别为3.2%、11.62%、17.59%;可以看出小的医疗机构——中医诊所,成本控制的好,收益率更高。

然而资本对于单体诊所却并不感兴趣,他们要的是能够快速扩张、快速盈利,能够讲故事,能够抢风口的目标,正好,中医诊所全都符合。

“一家面积在数百平米的中医诊所,只需要1位知名中医坐堂足以;而上千平米的大型中医诊所,也只需要3-5位知名中医即可打响名气,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有大量来自三甲医院的中医蠢蠢欲动。”一位中医诊所经营者如此告诉39健康网,“知名中医的价格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成本,合适的地段才是争夺核心。”

中医名家涌向诊所

不同于流传了数千年的“前医后药”的家庭诊所,也不同于各大中医堂的坐诊专家,部分思路活泛的中医诊所已经开始试水全新的“中医合伙人”模式,将坐堂中医由雇员制改为合伙人,鼓励名老中医以技术及管理入股,筑巢引凤,吸引团队入驻,双方合作分成。

在从业者看来,一心堂、老百姓等连锁药店的上市刺激了漱玉平民、大参林、健之佳等一大波后来者蜂拥而上,张强、华医心诚等众多医生集团的过亿估值也带领一大批西医专家身价跑步进入“亿元时代”,此情此景,中医名家又怎能屈居人下?

“中医传统的传承模式一直做的不错,但如何将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对于单体中医诊所来说压力非常大,”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涂志亮在一次讲话中就表示,“联合诊所由固生堂及专家共同投资,如果店面营收不利,固生堂将以略高于银行利率回报的价格进行回购,解除名老中医的后顾之忧。”

资料显示,医生专家们想要成为固生堂中医新开医馆店的合伙人,需要记住“4个3”:“每家新开医馆单店开放30%的股权接受医生投资;每人最低投资的金额是30万元;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除去挂号费收益,每家单店营收超过3000万元时,第二年可获得分红,并且,投资方也期望医生们能够至少“合作5年,能够不定时出诊。”

“泡沫”在哪儿?

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医诊所每日有73%的患者是提前预约的,年平均复诊率57.84%,这个只是一年的数据。如果时间轴拉长,复诊率超过70%,其客户忠诚度远高于大部分服务行业。如果出现泡沫会在哪里?


中医诊所这么火,靠什么赚钱?3点风险需注意


有业内人士在小型分享会中的讨论指出,目前,中医诊所的风险主要存在以下3点:

1、区域范围竞争过热。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颁布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举办中医诊所的,报拟举办诊所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中医诊所设置不受《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限制。”在诊所门槛大幅降低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投资过热现象。

“当前的中医诊所热已经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而大型中医连锁在学术资源、人员培训、服务标准化、融资等方面的众多优势,将会导致中医诊所在3-5年内出现兼并潮,大批单体将被收购。”该人士表示。

2、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尽管《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放宽了对于从业人员的限制,但名老中医数量有限,其徒子徒孙亦有限,疯狂增长的中医诊所数量导致知名中医明显“不够用”,相当一部分医生仅仅是“挂牌”,而非“坐堂”,人才的匮乏与行业的快速扩张形成鲜明矛盾,一旦服务质量下降,将迅速丧失患者信任。

3、过度依赖高价药材。对于61%的收入来自于药费的中医诊所而言,高价值药材及滋补品是不折不扣的盈利大头,而同业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药材价格日趋透明,购药路径日益丰富,如何将顾客留在店内,如何发展服务主业盈利,才是诊所经营者们真正需要头痛的问题。

中医诊所这么火,靠什么赚钱?3点风险需注意